日前,美國權威媒體《Tire Business》根據2022年銷售額發布最新全球75強輪胎。
具體名單如下:
1 全球輪胎10強地位難以撼動
最新的全球輪胎75強名單,依舊由米其林輪胎、普利司通輪胎占據前兩名,營收分別達到282.6億美元和266億美元。而前十強排名也與去年完全保持一致,營收同比去年也普遍實現了正增長,其中增速最快的是位列第三名的固特異輪胎,營收增速大19.95%。固特異輪胎自2021年收購固鉑輪胎后,營業收入顯著增長,自2021年首次躍升全球第三后今年也穩住了排名。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輪胎前十強總營收達1192億美元,拿下了70%的輪胎市場,行業集中程度不斷提高。回顧2022年,在經濟下行、俄烏戰爭與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全球輪胎行業格局正在悄然發生變化。為了規避關稅制裁、運輸限制、生產用工成本高等壓力,許多頭部胎企都在擴大其產能的全球布局范圍,同時針對汽車電動化帶來的全新賽道挑戰,胎企之間尤其頭部玩家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
2 中策正新領銜,中國胎企穩中求進
持續盈利+融資能力帶來的再投資優勢,使頭部輪胎企業在長期激烈的行業競爭中保有極強的品牌力優勢和領先地位。作為重資產行業,尾部企業的追趕難度加大。值得欣喜的是,中國頭部胎企沒有在加速洗牌的行業浪潮中被擊退,展現了穩步前進的步伐和信心。
從表格可以看出,中策和正新依舊是唯二兩家上榜全球十強的中國輪胎企業,排名穩定。據中國輪胎商務網了解,2022年,中策橡膠年營業收入繼續走高至318.89億元,是迄今為止中國胎企在這一榜單拿下的最好成績。正新橡膠同樣是全球輪胎十強的“常客”,2022年正新橡膠全年營收約236.48億元人民幣。
除了中策正新以外,其他國產龍頭胎企同樣表現不俗。前75名中有35家輪胎企業來自中國,包括中國臺灣的4家輪胎企業。前30名中,賽輪輪胎排名12位,較2022年提升兩個名次,玲瓏輪胎排名第17位。雙錢輪胎排名23位,建大輪胎位列第24位,三角輪胎位列第25位,浦林成山位列第28位,貴州輪胎排名30位,雙星輪胎排名32,森麒麟排名33。
2022年賽輪集團整體收入32.9億美元,增速達16.67%,這也是其排名出現大幅前進的根本原因。據據了解,在充滿挑戰的外部環境下,賽輪輪胎2022年緊盯戰略落地,堅持踐行“做一條好輪胎”的使命,深入技術研發。也正是在2022年,賽輪液體黃金乘用車輪胎橫空出世,卓越的性能表現和優異的產品質量讓賽輪液體黃金輪胎廣受好評,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火爆的背景下,賽輪液體黃金輪胎具有明顯的優勢。賽輪一方面大力推廣液體黃金輪胎,一方面不斷加快全球化產能布局,取得了優異的經營成果。
同樣緊抓新能源風口的還有玲瓏輪胎。在新能源配套領域,玲瓏輪胎是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第一大輪胎供應商,并為安徽大眾、哪吒、易捷特、開沃等造車新勢力進行配套,新能源輪胎配套整體市占率超過22%,穩居中國輪胎第一。
3 乘新能源之風,中國輪胎制造大機遇
“風云變幻莫能測,且看今朝誰英雄。”當前,汽車行業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輪胎行業的競爭格局也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國產汽車崛起,中國輪胎企業也迎來了新的機遇,擁有了與老牌高手一爭高下的機會。
隨著疫情的結束,中外輪胎新一輪對決正式拉開帷幕。經過三年洗禮,國內頭部企業戰略升級,正朝著徹底撕掉中國輪胎“低價低質”標簽的高質量發展大步邁進。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東風之下,勢必要于外資品牌來一場高規格的較量。
一方面,新能源車企在成本管控方面更加嚴格,整車廠降本壓力巨大,國產輪胎更具性價比優勢。蔚來、特斯拉等車企近年來選用更具性價比的零部件,不斷壓低整車制造成本,國產輪胎企業在人工成本方面更具優勢。另一方面,以賽輪、玲瓏為首的國產輪胎龍頭,在新能源輪胎的自主研發上不斷進步,產品性能不輸國際大品牌,產品更具質價比。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