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名消費者向閔行區消保委和市消保委汽車辦投訴:在網絡平臺上購買了號稱“越野胎中的愛馬仕”的輪胎,價格在2400~2800元之間,到手后卻發現輪胎胎壁過薄,品質不合規,疑似假貨,但商家堅稱擁有官方授權,所售商品均為正品,拒絕退貨退款。
處理過程及結果
根據消費者提供的投訴線索顯示,他們購買的輪胎DOT工廠代碼為國內安徽的一家輪胎工廠,但輪胎標簽和胎側上卻明確標注著“MADE IN USA”。還有細心的消費者反映,自己買到的輪胎花紋生產日期為2022年第10周,而在美國品牌官網上并沒有查到這款產品,該花紋的輪胎實際早在2021年就已停產。
經調查,消保委發現消費者通過網絡平臺所購輪胎雖然來源于多家銷售公司,但通過相關電商平臺查詢,發現最終的銷售渠道均指向同一家被訴企業。
調查顯示,該被訴企業于去年年底曾發布聲明,表示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品牌方自2021年依法委托國內工廠代工,部分輪胎標識“MADE IN USA”為標識錯誤。但隨后該輪胎品牌的美國官方也發布了一則聲明,表示該被訴企業發布的聲明內容不屬實。
據此,消保委對相關糾紛進行了多輪調解,但被訴企業僅同意提供換貨、退貨、退款服務,對于消費者提出的假冒質疑予以否認,拒絕退一賠三。
輪胎涉及車輛行駛安全、關乎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閔行區消保委和市消保委汽車辦高度重視相關投訴,多方調查后發現該被訴企業存在涉嫌虛標輪胎產地、銷售假冒偽劣輪胎等違法行為,投訴涉及閔行和奉賢兩地。
為進一步營造清朗營商環境,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消保委依據新《消條》,違法線索抄送相關行政執法部門,已立案處理。
投訴點評
本案中,消費者有較強的維權意識和較專業的汽車輪胎知識,因此在第一時間發現網購的輪胎存疑后,及時向消保委反映,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部分消費者在維權過程中,提出了以下兩個疑問:
Q 一是可以要求網購平臺“先行賠付”嗎?
《消法》第44條規定:“消費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要求賠償。”
消費者在電商平臺購買輪胎,相關購買鏈接指向多個分包銷售企業,但依據平臺提供的銷售者或服務者的真實名稱,最終明確了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主體。如果網購平臺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則應該承擔“先行賠付”責任。
另外,《電商法》第38條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平臺內經營者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平臺內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Q 二是可以要求被訴企業“退一賠三”嗎?
《消法》第55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企業虛標輪胎產地的行為已構成欺詐,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消費者提出退一賠三的訴求應該予以支持。
消保委提示
隨著電子商務對汽車后市場的加持,網購輪胎已然成為現下趨勢,消費者選購時需要注意:
?一是選擇適配的輪胎產品,確保網購輪胎的規格與原廠規格保持一致,可以根據車型、駕駛風格以及行駛路況條件來選擇適當的輪胎,并在網頁上核驗相關參數;
?二是簽收后及時查看生產日期和防偽標識,防偽手段有多種,除了刮開涂層的數字,還有商標上的水印、條形碼等也可以作為鑒別真偽的依據;
?三是盡量選擇大型電商平臺中有品牌授權的網店購買相關產品,然后選擇專業的線下維修門店進行更換和調試。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