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ZERO家族不斷壯大,專為現代出行而設計
P ZERO E:高性能和可持續性兼備。獲歐盟輪胎標簽“3A”認證,超過 55% 的材料為可循環或天然材料,并采用新的防刺扎失壓技術
P ZERO R:專為現代超跑打造。滿足賽道及日常駕駛需求
P ZERO TROFEO RS:為超跑打造的的半熱熔原配輪胎。倍耐力在賽道上最快的公路輪胎,也符合日常道路的駕駛需求
古德伍德,2023 年 7 月 13 日。倍耐力在古德伍德速度節上推出三款新輪胎,同時也是此次速度節的獨家輪胎合作伙伴。三款輪胎是P Zero家族的最新產品,延續了品牌一貫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自 1986 年以來,P Zero一直是性能和安全的代名詞,并且獲全球領先的汽車制造商認證數量位居領先:總計超過1600個。P Zero家族根據汽車制造商和用戶的需求不斷壯大,特別強調可持續性和高效性。三款新品的研發均采用倍耐力“生態安全設計”模式:使用創新的技術和材料進行研發,包括倍耐力在賽車運動中所使用的虛擬開發技術,幫助化解輪胎設計中,各種需求碰撞在一起造成的沖突。
NewTyreGeneration
以倍耐力P Zero E為開端,這款集技術與可持續性于一身的輪胎完美地擴充了P Zero產品線。按歐盟輪胎標簽法所測量的參數維度——滾動阻力、濕地性能和噪音,這款輪胎的每個規格都獲得了3A級別認證。經第三方檢測機構必維國際檢驗集團(Bureau Veritas)的檢測,其超過55%的材料為天然或可循環材料*。此外,倍耐力對輪胎生命周期的分析顯示,與上一代輪胎相比,P Zero E的二氧化碳排放減少了24%**,這一結果也經必維國際檢驗集團驗證。這些參數均在高性能輪胎市場中領先。此外,P Zero E還搭載了倍耐力的全新技術RunForward,允許車輛在輪胎被外物刺扎后,還能以最高時速80公里繼續行駛約40公里。
P Zero E
古德伍德速度節上還展示了新款P Zero R輪胎:這款適用于高性能超跑的輪胎也適合日常使用。倍耐力基于與世界頂級汽車制造商合作的經驗,為各種車型量身定制、打造符合當前市場需求性能的產品。對于P Zero R輪胎,倍耐力的工程師致力于為其打造出色的性能表現,不僅干濕地操控性表現優秀,還具有更低的滾動阻力、胎噪,以及運動駕駛中的穩定性。
P Zero R
而倍耐力P Zero Trofeo RS則在P Zero系列中擁有最佳賽道性能。這款經認證可用于公路的半熱熔輪胎主要為超跑的原配輪胎,并為不同車型量身定制。與上一代產品相比,P Zero Trofeo RS在賽道性能方面又邁進一步,提供更穩定的性能表現,并為濕地行駛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P Zero Trofeo RS
倍耐力P Zero家族借以這三款新品得到進一步壯大,強化了與市場上最負盛名的汽車制造商之間的聯系,通過高性能和量身定制來滿足汽車制造商和用戶的需求。P Zero系列誕生于1986年,最初為參加世界拉力賽(WRC)的B組藍旗亞Delta S4量身定制,隨后在次年裝配于法拉利 F40:世界上第一輛超跑。這三款新品能夠響應世界上最具運動性車型的不同需求,并適用于所有季節。P Zero系列除了適用于公路,還代表了F1、世界拉力錦標賽和GT賽車中使用的高性能輪胎。
這三款新品都在古德伍德速度節的倍耐力展臺上首次亮相,展臺陳設體現了倍耐力品牌的開拓精神。通過高科技產品、對賽車運動的熱情、對藝術和文化的承諾,以及對可持續性的密切關注,倍耐力展現了150多年的發展歷程。倍耐力的兩輪產品也在展臺上展出,其中包括一輛杜卡迪Superleggera以及一輛崔克 Madone Racing復制版公路自行車。而“倍耐力設計”區域,則展示了與知名合作伙伴合作的獨特產品。
Stand Pirelli
* 采用物理隔離和質量平衡相結合的方法。根據輪胎尺寸,生物基和可循環材料的含量分別為29-31%和25-27%。生物基材料包括天然橡膠、纖維補強材料、生物化學品、生物樹脂和木質素,而可循環材料包括金屬補強材料、化學品以及通過質量平衡,合成橡膠、白炭黑和炭黑。根據ISO 14021。
**尺寸235/45R18(IP 42865)與上一代相同尺寸產品(PZ4 IP 27429)相比,符合ISO 14067和ISO 14026標準,并通過必維國際檢驗集團認證。
如需更多公司信息,請訪問官方網站:www.pirelli.com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