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下游需求復蘇、海運價格回落,國內輪胎市場迎來回暖趨勢,也讓不少輪胎企業重新“挺起了腰桿”。近期,包括賽輪輪胎(9.590, 0.31, 3.34%)(601058.SH)、玲瓏輪胎(21.210, 0.49, 2.36%)(601966.SH)在內的多家輪胎企業集中發布漲價通知。其中,賽輪輪胎將自12月15日起,對TBR產品價格調漲2%-3%,玲瓏輪胎也計劃從12月28日起對TBR所有產品價格調漲3%。國內某輪胎生產企業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輪胎價格的上漲,一方面是原材料炭黑以及能源價格居高增加了企業的成本;但更為主要的則是下游市場需求的復蘇,特別是海外訂單較三季度有了明顯增長,這給了輪胎企業提價的底氣。
成本、需求雙重推動
生產輪胎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橡膠、炭黑、鋼簾線以及各類橡膠助劑。
橡膠方面,進入12月份以來,東南亞主產區整體降雨量增加導致割膠受限,國內云南、海南等橡膠產區陸續進入停割期,全球逐步進入季節性減產期,天然橡膠延續反彈趨勢。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2月13日,青島地區泰國20#標膠市場主流價格1415美元/噸,較上月初價格增長超過14%。
與橡膠表現出的反彈趨勢不同,炭黑的價格已穩居高位多時,近期更是刷新近十年新高。生意社數據顯示,12月14日,炭黑基準價為12250元/噸,較9月初基準價上漲超22%。
橡膠、炭黑等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增加了輪胎企業的生產成本,對輪胎價格確實產生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或許并非眼下輪胎企業集體喊漲的主要因素。
“其實去年行情不好的時候,企業同樣面臨著成本壓力,而目前合成膠、助劑、鋼簾線等價格下調一定程度上也對沖了天然橡膠、炭黑的漲價壓力。”山東一位輪胎經銷商韓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國內某輪胎生產企業高管也表達了與之相似的觀點。該高管表示,推動輪胎企業集體提價的主要因素,或許還是下游需求的回暖,特別是海外市場,訂單的恢復非常明顯。
“今年三季度,海運速度明顯回升,海外輪胎經銷企業短期內庫存快速增長,一度導致國內的輪胎生產企業訂單不足。而由于歐美地區汽車保有量的基數較高,消費需求堅挺,隨著海外經銷商庫存的消耗,目前新增訂單已有明顯改善。”該企業人士表示。
外銷型企業業績有望修復
過去一年,受原材料及海運成本上漲、國內需求轉弱等多重壓力,輪胎行業經歷“至暗時刻”。國內主要的輪胎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業績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回落甚至虧損。
而今漲價函紛至,會對輪胎企業的業績起到一定的修復。但記者注意到,在眾多喊漲的輪胎企業中,多是出口占比較高的企業,內銷型輪胎企業則鮮有發聲。
如前文中提及宣布調價的賽輪輪胎和玲瓏輪胎,其中賽輪2021年度海外銷售占比高達75.76%,玲瓏2021年度的外銷比例也逼近5成。
與此同時,近期國外頭部輪胎企業也集中宣布了調價計劃,且調價幅度較國內企業更大。比如,米其林輪胎將自2023年1月起對部分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以及公路和采礦商用產品價格調漲9%,韓泰輪胎的提價幅度也達到4%。
對此,前述經銷商韓先生表示,預計國內物流行業的恢復仍需一定時間,加之天氣逐步轉冷,處于季節性需求淡季,國內市場整體較為蕭條。
貴州輪胎(4.880, -0.01, -0.20%)(000589.SZ)相關負責人也對記者表示,隨著防疫政策的優化,不排除后續市場需求有好轉的預期,但就公司目前的訂單情況來看,市場的回暖尚不明顯,還談不上拐點。
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貴州輪胎銷售收入73.39億元,其中國內銷售占比超7成。
有分析人士表示,海外需求的回升讓外銷型胎企在眼下的這一輪漲價行情中占據C位,加之海運費已大幅回落,外銷型胎企有望在四季度率先實現業績上的修復。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