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發布1-10月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并介紹今年冬季大氣污染防治舉措。據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副處長董克兵介紹,今年以來,全省關停11家輪胎生產企業,退出落后低效產能1980萬條,但沒有具體指出關停企業名單。
“三個堅決”方案穩步推行
作為我國重要的輪胎生產基地,輪胎企業的環保管控一直是其重點工作。從工信廳公布的信息不難看出,今年山東對落后輪胎產能的清退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三個堅決”行動方案正在穩步落實。2021年初,山東省印發《全省落實“三個堅決”行動方案(2021—2022年)》的通知,涉及到輪胎業落后產能退出。到2022年年產120萬條以下的全鋼子午胎、年產500萬條以下的半鋼子午胎企業全部整合退出。
山東省輪胎行業本輪清退涉及到的企業共計18家,其中全鋼胎企業8家,共計產能556萬條;半鋼胎企業10家,共計產能2561萬條。全國現有全鋼胎產能1.83億條;半鋼胎產能6.47億條。本輪清退產能分別占全國現有半鋼胎產能3.96%,全鋼胎產能3.03%。
四年時間清退輪胎產能1732余萬條
今年九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王曉回答了記者提問并介紹近年來在淘汰落后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等方面的具體工作及下一步措施。
在淘汰落后動能方面:省工信廳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綜合運行法律、經濟、技術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持續推進低端低效產能壓減。2018年以來,累計壓減粗鋼產能928萬噸,整合轉移和淘汰煉油產能2900萬噸以上,壓減炭化室高度4.3米及以下焦化產能1686萬噸,壓減合成氨產能169萬噸,退出輪胎產能折標胎1732余萬條。化工園區由199家壓減到84家,入園率由不足20%提升至38%,高端化工產值占化工產業比重超過45%。
轉型升級必須經歷“陣痛”
輪胎行業加速轉型升級出清落后產能,除了以滿足消費者日益提升的產品質量和服務要求為目標,和近兩年來是疫情影響下市場需求萎縮也息息相關。市場的“蛋糕”變小,唯有能夠把握自身創新和制造實力的企業才能存活。
本身掌握輪胎提質核心技術的頭部胎企,抓住轉型升級的政策機遇,進一步加強研發能力,順利完成自我升級,在擴大國內輪胎市場份額的同時也逐步通過在海外建廠提高了在國際市場上的聲量,成為令人驕傲的中國輪胎品牌。
而以往靠低價霸占市場的一眾中小輪胎企業本身就產能匱乏,去產能無異于繼續削減他們的市場競爭力。另外中小型輪胎企業在資金上面長期捉襟見肘,資金鏈斷裂是眾多中小胎企走向破產的導火索。
不僅胎企面臨激烈的生存競爭,輪胎經銷商同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不斷被壓縮的利潤,高居不下的人工成本、倉儲成本、電商平臺的沖擊,輪胎經銷商的日子更難了。有業內人士指出,2022年在市場惡劣的競爭環境下,輪胎經銷商排隊破產,即有昔日五百強的大型經銷商,也有眾多無名小型經銷商。
作為傳統制造行業領域之一的輪胎制造業,轉型升級這一話題隨著國家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已不是什么新鮮事。縱觀當前中國輪胎市場,行業集中程度越來越高,無論是長期保持龍頭地位的知名企業,還是彎道超車的后起之秀,都有一個共同點——那便是他們與時俱進和勇于變革的魄力。優勝劣汰,剩者為王。唯有順應市場趨勢,加大創新研發,才能在行業洗牌的浪潮中得以生存。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