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交通運輸部發布了《自動駕駛汽車運輸安全服務指南(試行)》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南)。這是國內首次明確自動駕駛汽車也可用于運輸經營,并且從原來的限定路段,放開到了大多數路段都可以使用。未來政策落地后,將大幅提升自動駕駛汽車的商業化進程。
▎自動駕駛商業化將從特定區域逐步擴大到全國范圍
目前我國已有北京、重慶、武漢、深圳、廣州、長沙等多個城市允許自動駕駛汽車在特定區域、特定時段進行商業化試運營。特別是今年7月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正式開放國內首個無人化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將駕駛員從主駕移動到了副駕。8月,重慶、武漢兩地政府部門發布自動駕駛全無人商業化試點政策,并發放全國首批無人化示范運營資格,直接取消了駕駛員。當前,在礦山、港口、特定園區、干線物流等應用場景中,具備高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卡車正越來越多地得到部署,自動駕駛技術在卡車領域的落地正在加速。但是,之前各種路測,基本上都是在限定道路上進行的,而根據《指南》的描述,未來非人口密集場所的道路也可以使用自動駕駛車輛,這個步子邁得還是比較大的。這也意味著自動駕駛商業化從單個城市、單個區域的試點,將逐步擴大到全國范圍。
▎《指南》保障安全和推進商業化是核心
《指南》圍繞運營單位、車輛、人員、安全制度等核心要素,從事前安全條件、事中安全保障、事后監督管理等環節,提出了使用自動駕駛汽車參與運輸服務活動、從事實際市場經營的基本要求。下面我針對貨運行業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提煉。● 鼓勵干線物流和封閉道路使用自動駕駛汽車 禁止從事危險貨物運輸《指南》鼓勵在點對點干線公路運輸、具有相對封閉道路等場景使用自動駕駛汽車從事道路普通貨物運輸經營活動。禁止使用自動駕駛汽車從事危險貨物道路運輸經營活動。運營者責任:● 運營車輛需購買不少于500萬元的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
從事運輸經營的自動駕駛汽車應當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及保險金額不少于500萬元的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 駕駛員或安全員未來一段時間依然需要配置從事運輸經營的有條件自動駕駛和高度自動駕駛汽車應當配備駕駛員,從事運輸經營的完全自動駕駛汽車應當配備遠程駕駛員或安全員。駕駛員還應當符合交通運輸領域從業人員管理規定和要求,取得相應的從業資格證。● 運輸經營者需建立運輸安全保障制度并報屬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備案
運輸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運輸安全保障制度,在試運營、正式運營前應當制定自動駕駛汽車運輸安全保障方案,明確自動駕駛汽車的設計運行條件、運營安全風險清單、分級管控措施、突發情況應對措施,組織對運輸安全保障方案進行專業性論證和風險評估。運輸安全保障方案及風險評估報告應當報屬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備案。運輸經營者在制定運輸安全保障方案時,應當明確自動駕駛汽車運行線路遠離學校、醫院、大型商超等人員密集場所;在雨雪冰凍等惡劣天氣時,應當按規定停止使用自動駕駛汽車從事運輸經營活動。● 運輸經營者需制定應急預案 做好事故應急處置
自動駕駛汽車在運營過程中發生車輛故障或生產安全事故時,運輸經營者按照應急預案及時啟動應急響應,做好現場處置或事故應急處置,及時向事發地交通運輸、公安、應急管理等部門報告事故情況。車企責任:● 自動駕駛汽車應當具備車輛運行狀態記錄、存儲和傳輸功能從事運輸經營的自動駕駛汽車應當具備車輛運行狀態記錄、存儲和傳輸功能,向運輸經營者和屬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及時傳輸相關信息。在車輛發生事故或自動駕駛功能失效時,自動記錄和存儲事發前至少90秒至事發后至少30秒的運行狀態信息。運行狀態信息至少包括:車輛基本信息、控制模式變化情況、接收的遠程控制指令情況、運行狀態、人機交互及車內外影像情況等。● 自動駕駛汽車存在技術問題的 車企需做好相關車輛召回整改工作發生生產安全事故且經調查論證自動駕駛汽車存在技術問題的,運輸經營者應當及時向相應汽車生產企業及其主管部門反饋相關問題。車企應做好相關車輛召回整改工作,及時消除安全隱患,不斷提升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性能。
▎不足之處 自動駕駛事故責任劃分依舊不清還需界定
自動駕駛汽車運營服務一旦發生事故,一定會涉及到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的劃分,不同于傳統汽車運輸服務,行政管理部門需要對車企和運營者的權利和責任進行界定,梳理清楚法理關系,才有章程可遵。《指南》總體上并未超出現有法律法規的框架和規定,還需后續法律法規進行界定。● 編后語
《自動駕駛汽車運輸安全服務指南(試行)》征求意見稿是一個規范性文件,其內容主要是基于現有法律法規的規定,針對自動駕駛應用于運輸服務領域的情況進行了梳理和總結,為自動駕駛商業化應用進行了規則上的“指南”。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