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山嶺,穿越戈壁,趟溪過河,去他人難以抵及的荒野之地......這些是我們記憶中揮之不去的越野底色。而在新能源時代,越野又會有什么樣新的定義和體驗?作為行業的引領者,坦克通過"越野 +新能源“的技術路線和越野超級混動架構,向大眾詮釋了進階版的新能源越野生活。
在已公布的兩款新能源產品——坦克300 2.0T HEV和坦克500 2.0T PHEV上,可以看到越野超級混動架構給越野體驗帶來的全方位進階:動力升級、體驗進階、能耗降低。
動力升級,混動越野更澎湃
每當提及越野,我們腦海中浮現的多為荒丘、戈壁、沙漠等原始景觀。誠然,一輛優秀的硬派越野車能讓我們無所不及,也能讓我們乘興歸來,而這一切都取決于它是否有強大的動力系統。
延續了燃油版大排量強動力的核心技術優勢,越野超級混動架構提供了2.0T和3.0T兩種排量選擇。假設坐著坦克300 HEV行駛在青藏公路上,其9HAT變速器,僅9秒就可讓你達到百公里時速。充盈的動力讓你毫不費勁地馳騁在陡峭的盤山公路,因為越野超級混動架構采用了發動機與電機并聯雙直驅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燃油機的長處,由發動機直接驅動車輛,保證功率輸出的可持續。
到達了空氣稀薄的青藏高原后,電機的優勢被放到最大——此時燃油機會因氧氣不足導致動力下滑,而電機即便真空狀態下也能輸出動力。加之,恒扭矩的輸出特性使得電動機在起步時就可以達到峰值扭矩。動力大、加速快等優勢,使得電機在高原、長距離攀爬、脫困等需要瞬時大動力輸出的場景下可作為輔助提供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坦克的越野超級混動架構并沒有拋棄此前的機械四驅系統,并配備了專為電動車研發的剛性后橋+獨立前懸架,這保證了其強大的通過能力。在越野中常見的碎石路、深車轍、坑洼等的極端路況中,設置相應的地形模式即可輕松前行。倘若遭遇陷車等危急情況,TOD+差速鎖頂尖機械四驅實力盡顯——開啟前后差速鎖,能保證任何一個車輪有附著力時,實現單輪脫困。
體驗進階,全程智能更極致
座艙交互自誕生之日起的作用就是獲取信息和執行指令。因此,座艙交互決定了駕駛的質量和效率。基于越野超級混動架構的SOC能量管理系統、OTA在線升級等搭載而成的高階智能駕駛感知系統,使得坦克可以感應用戶駕駛習慣,利用算法為用戶打造智能座艙,提升用戶的智能駕駛體驗。
在越野超級混動架構加持下,除了全維感知的智能座艙,其SOC能量管理系統仿佛讓坦克化身為一個“智能管家”,支持多種應用模式:可調 SOC、極度舒適和戶外野營等,合理分配電量與能量,為不同的戶外場景服務。
夜幕降臨,繁星閃爍。湖邊的無垠草地上,一束束暖黃的光從帳篷里映照在外面的坦克上。此時,越野超級混動架構匹配的3.3kW放電功率,不僅能讓坦克在戶外秒變烹飪料理臺——煮咖啡、打火鍋、燒烤,還能讓你和親友們看完一場露天電影,滿足你對野奢“移動的家”一切想象。
能耗降低,大排量兼顧低能耗
在大多數人印象里,硬派越野是“油老虎”的代名詞,但在越野超級混動架構的加持下,“不去油”的硬派越野同樣可以省油。新能源時代的坦克依然繼承了硬派越野的大排量基因——配以70L大油箱,這是為了確保過硬的越野性能。在保證功率持續的基礎上,坦克的越野超級混動架構還可以兼顧到整車綜合油耗,實現性能和效能的統一。
以坦克500 PHEV為例,通過高效的混動發動機、混動變速器及電機的耦合,其百公里油耗僅為4.4L,綜合續航為736km。帶來續航里程提升的同時,又保證了每一滴油都“用在刀刃上”。
沿襲豪華舒適與硬派越野的雙重功能定位,覆蓋低度、中度、重度越野全場景,新能源時代的坦克為用戶提供的駕乘體驗仍舊是“可城可野”——雙直驅并聯模式使得坦克同樣適用于通勤代步,在城市柏油路上以EV模式行駛,經濟又節能;在高速公路或越野路況,需要大功率持續輸出時,則由發動機直接驅動。
用一輛車去連接城市和荒野,聯結現實與理想,這是越野的情懷,也是坦克頂級越野與用戶美好生活的具體呈現。造車技術在演進,而越野情懷依舊。坦克的越野超級混動架構,展現了傳統情懷與現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秉持“以用戶為中心”的品牌初心,坦克一直致力于為用戶創造豐富多元的生活方式。坦克的越野超級混動架構,讓越野擺脫了以往從起點到終點的單一出行定義,開啟了用戶多元的新能源越野生活。在越野超級混動架構的賦能下,越野不再是一種簡單的代步和探險,而是一種全面進階的新能源越野體驗。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