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四川,人們總是用“巴蜀之地”來形容這個地方的山水,用“天府之國”形容這個地方的物產豐富;李白用“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讓不少人對成都心馳向往。
就在這個人杰地靈的地方,孕育著四川唯一一家集研發、經營和生產商用汽車輪胎和乘用汽車輪胎于一體的大型國有控股企業。這家企業有豐富的輪胎產品、有幾十年如一日的工程師、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有強大的集團作背書,他就是被稱為西南輪胎明珠的——四川海大橡膠集團有限公司。
海大集團的硬實力
四川海大橡膠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大集團)創建于1970年,是五糧液集團全資子公司,是國家定點的集研發、經營和生產商用汽車輪胎和乘用汽車輪胎于一體的大型國有控股企業,中國西部商用子午線輪胎、乘用子午線輪胎研發、制造基地。
近年來,海大集團在各級政府和五糧液集團領導的帶領下,深耕產品研發,實施管理創新,實現滾動發展。多年以來公司銷售收入穩定增長,經營效益逐漸改善,資產規模大幅提升,截至2021年,海大集團實現銷售收入54.47億元,實現利潤5363萬元,實現利稅1.22億元,資產總額達到27.4億元。
海大集團的核心競爭力
1、研發能力不斷增強
海大集團具有國家認可的實驗檢測中心,四川省技術中心,四川省綠色輪胎工程技術中心,高新技術企業,成都市工業設計中心等研發平臺;被國家工信部授予“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
截至2021年底,海大集團牽頭或參與制定的輪胎行業國家標準19個,獲得國家授權專利213項,獲得國外授權專利15項,在中國境內輪胎企業專利排名第16位,先后榮獲省、市科技進步獎47項。
2、管理創新持續優化
海大集團的核心競爭力,不得不提公司的管理制度。在班組管理方面,海大集團打造“平安班組”“質量信得過組”“成本消耗達標班組”和實行“五包”管理模式;在營銷管理方面,突出“三個重點”、堅持“三個分離”、謀求“三個調整”的市場營銷原則;在降本增效方面,建立了產品營銷效益核算模型、百公斤輪胎加工費模型、噸輪胎價值損失模型。
3、市場結構分布合理
重研發、優化管理創新。不僅如此,在市場結構方面海大集團堅定于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市場戰略,出口、替換、配套市場同步發展,分擔市場風險,按照“433”戰略(出口、替換、配套)布局市場結構。
產品得到市場廣泛認可
海大集團以生產銷售輪胎為主,產品包括全鋼商用子午線輪胎、半鋼乘用子午線輪胎和斜交輪胎等三大類,二十五個系列1000余個品種規格,生產能力約1100萬套/年。
輪胎產品廣泛用于工程機械、載重貨車、輕載貨車、大型客車、中型客車、轎車、SUV等商用汽車和乘用汽車全部主流車型。出口北美、南美、歐洲、中東、澳洲及東南亞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北方奔馳、四川現代、東風汽車、中國重汽、奇瑞汽車、長安汽車等整車廠穩定配套并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國內替換市場主流經銷商300余家,遍布全國各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
更高目標,海大集團的魄力
海大集團按照“全鋼子午胎做大,半鋼子午胎做強,斜交輪胎做專”的經營發展思路,持續深化改革,商乘并舉,加快實施“三大”生產基地建設,行穩致遠,向著“百億海大”目標邁進。定位打造成國內外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專業綠色智能輪胎制造商和服務商。
通過三個基地項目的實施,到“十四五”末,海大集團目標是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實現利稅2億元;形成半鋼子午胎2000萬產能,全鋼子午胎產能達到300萬套/年,特種工程輪胎20萬套生產能力,力爭進入世界75強前35名。
百億海大,強勢戰略
未來,海大集團將打造三大生產基地,養馬基地:形成半鋼子午胎產能1400萬條,收入48億元;凱力威基地:形成年產300萬套商用輪胎產能,收入27億元; 擇機選址建設第三個生產基地:新建或者并購半鋼子午胎600萬條/年+20萬套特種工程輪胎項目,輪胎收入25億元。未來,海大集團還將做出進一步發展預案。
對于一個輪胎企業來講:產品是基石,創新是鋼筋,而市場則是水泥,海大集團有基石、鋼筋、水泥的加持,矗立更加威嚴!未來海大集團必腳踩著沉默的土地,懷揣著對于天空的仰望,走向更廣闊的的未來。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