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通常對于汽車行業而言是淡季,不過從整體的市場情況來看,7月份的銷量依然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日前比亞迪也發布了7月份的銷量數據,7月份比亞迪共售出汽車162530輛,同比增長183.1%,其中乘用車銷售162214,同比增長184.7%,環比增長21.3%,至此,比亞迪已經連續5個月銷量突破10萬大關,截止至7月份比亞迪今年銷量已經超80萬輛,這個成績可謂是前所未有的亮眼。
具體的車型來看,比亞迪旗下幾乎每款都是爆款。比亞迪宋家族銷售38697輛、秦家族銷售34114輛、唐家族銷售11788輛、漢家族銷售25849輛,表現一如既往的出色,還有全新推出的SUV車型比亞迪元PLUS表現銷量也十分不錯,相比于去年同期增長十分明顯,而接下來隨著海豹的到來,比亞迪的銷量還會持續攀升。
除了7月份亮眼的銷量成績之外,比亞迪近期還迎來了另外一個全新的里程碑,那就是成功上榜《財富》雜志的2022年世界500強。要知道《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一直被公認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規模、效益和實力較權威的榜單,含金量極高,因此這次的上榜也是對比亞迪綜合實力的一次有力證明。
比亞迪能夠取得如今亮眼的銷量成績以及入圍世界500強,離不開比亞迪多年來的不斷耕耘和持續創新。一直以來比亞迪堅持以解決社會問題為導向,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堅守綠色夢想,為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從研發到技術再到產品、市場,持續地為全球的新能源全產業鏈輸出動力。
也正如比亞迪官方對上榜世界500強的表態,不只世界500強,比亞迪的產業不只有汽車,業務也不只在中國。經過27的不斷發展和強力布局,比亞迪的產業已經橫跨了汽車、軌道交通、新能源和電子四大產業,并且都有著杰出表現。目前,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運營足跡已遍及全球6大洲、70多個國家和地區、400多個城市,是一家綜合性、國際化的企業。
在汽車領域,比亞迪掌握了電池、電機、電控及車規級芯片等新能源車全產業鏈核心技術,走出一條從自主創新到全面開放創新之路,引領了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變革。在軌道交通領域,比亞迪推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運量云軌和低運量云巴,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體驗,為全球城市治理交通擁堵提供有效方案。
新能源領域,比亞迪作為新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擁有電池、太陽能、儲能等新能源產品,打通能源從吸收、存儲到應用的全產業鏈各環節。在電子領域,比亞迪的業務涵蓋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新型智能產品、汽車智能系統及醫療健康等四大領域。也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夠同時大規模提供金屬、玻璃、陶瓷、塑膠、藍寶石等全系列結構件和整機設計制造解決方案的公司。
完善的產業布局之外,比亞迪還有著領先的產品競爭力。依托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比亞迪已擁有超安全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e平臺3.0、IGBT4.0等核心技術,在這些王牌技術的加持下,比亞迪還不斷推出能夠真正迎合消費者需求的新產品,讓比亞迪能夠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所向披靡。
另外根據發布的財報數據顯示,在2021年,比亞迪研發投入為106.27億元,同比增長24.20%;研發人員數量約4.04萬人,同比增加31.52%。截至2022年6月底,比亞迪在全球已累計申請專利3.7萬項、授權專利2.5萬項,持續地投入和創新,也是比亞迪保持競爭力的一大關鍵。
當然了,成為世界500強企業自然離不開全球化的戰略和布局,比亞迪純電動商用車已成功進入歐美日韓澳等發達國家市場,比亞迪商用車全球累計銷售8.5萬臺,其中純電動客車超7萬臺,純電動卡車及專用車超1.5萬臺,足跡已經遍布全球7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400多個城市。今年7月,比亞迪在東京召開了品牌發布會,宣布正式進入日本乘用車市場,加速布局海外乘用車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一路以來還展現了十足的社會關懷,面對全球的氣候、環保問題,比亞迪汽車已于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產,專注于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業務,為全球交通運輸領域的綠色低碳轉型做了良好的示范;面對疫情也是第一時間宣布跨界援產口罩,馳援了80多個國家及地區;8月7日,比亞迪公司執行副總裁李柯擬捐贈50萬股公司股份(價值約1.62億)給比亞迪慈善基金會,用于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開展關愛血液疾病相關公益項目,用實際行動踐行企業的社會責任。
對于如今的比亞迪而言,上榜世界500強是對企業綜合實力的一個認可,也是一個高光時刻,但不會是“終極目標”。相信在未來,比亞迪會將繼續肩負“用技術創新,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品牌使命,用產品和技術為全球城市貢獻新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持續推動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