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來自中國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的反補貼關稅稅率進行小幅調整。這次調整是繼在3 月份美國商務部進行反補貼稅率審查后的一次新的微調。部分輪胎廠家調整情況如下:
據中國輪胎商務網了解,本次稅率調整的原因在于,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United Steelworkers)提交了一份通知,稱DOC 的計算存在錯誤。
今年三月,美國商務部對來自中國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開展新一期關稅審查。包括青島耐克森輪胎、肇慶駿鴻實業、山東齊輪橡膠在內多家中國輪胎企業獲得2.06%的稅率。對不符合規定或不要求審查的企業,繼續執行76.46%的稅率。
美國自2015年開始便對部分中國輪胎征收高額“雙反”稅,征收的反傾銷稅從14.4%到87.9%不等,反補貼稅從20.7%到100.8%不等。五年來,中國向美國出口的乘用車及輕卡輪胎數量下降了大約95%。
在歐美“雙反”政策的壓力下,不少中國輪胎企業將工廠投建在了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地區等地,再從海外出口到美國。而就2021年,美國決定繼續向韓國、臺灣、泰國和越南制造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中國輪胎出口再次面臨限制。
雖然美國對中國輪胎實施關稅制裁,但美國作為最大的輪胎消費市場,輪胎依舊十分依賴進口。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首季度美國進口輪胎共計7069萬條,同比增8.9%。其中,乘用車胎進口同比增12.9%至4041萬條;卡客車胎進口同比增7.1%至1340萬條。
在整體進口數據提升的同時,中國輪胎尤其乘用車輪胎向美國輸送的輪胎數量卻在降低。2022年1-3月,美國自中國進口輪胎數量共計1122萬條,同比降9.7%。其中,乘用車胎同比降23%至69萬條;卡客車胎同比增11.5%至63萬條。
美國“雙反”政策的進一步收緊,勢必影響亞洲輪胎出口方向。中國輪胎商務網認為,玲瓏輪胎、賽輪輪胎、森麒麟等已經提前進行了國際化布局的頭部企業,有實力繼續擴大國際化布局,甚至有可能直接到美國布局。雖然美國的人工成本較高,但隨著中國輪胎企業的自動化程度不斷抬升,新建的工廠仍然具有競爭優勢。
長期來看中國輪胎企業崛起趨勢不會改變,相反,能夠依靠產品品質升級、品牌發聲加強和產能全球化布局規避影響甚至從中受益的頭部企業將鞏固其“強者恒強”的行業地位。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