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馳騁賽道
倍耐力選擇了全新18英寸輪胎系列中最硬配方的三款輪胎,出戰賽季揭幕戰巴林大獎賽:C1配方為P Zero白色硬胎,C2配方是P Zero黃色中性胎,而C3則是P Zero紅色軟胎。這一提名組合,較之去年同站比賽的提名組合要硬了一檔,因為全新的18英寸輪胎和其前任的13英寸輪胎完全不同,包括輪胎配方亦是如此。
l 這一選擇,源于薩基爾的賽道布局、瀝青特性和賽道溫度。由于賽道瀝青中花崗巖含量較高,會帶來高磨損和性能衰退程度,巴林仍是賽歷上最為苛刻的賽道之一,在倍耐力的磨損程度評級中被評為滿級的五級。盡管瀝青磨損程度很高,但周邊沙漠吹來的風沙也會大量引發滑動情況,影響抓地力,這就是為什么在倍耐力整體抓地力評級中這條賽道是三級。
l 薩基爾是一條典型急停急起的賽道,在倍耐力牽引力表現和制動表現評級中都是四級。而側向力評級則只有三級,其中后輪承壓最重。這里通常賽道演進程度很高,今年可能賽道演進更快,因為F2和F3都會作為本站的墊賽。
l 巴林大獎賽正賽在當地剛日落之后的晚間6點起步,賽道溫度和第一次自由練習、第三次自由練習期間差異甚大,和第二次自由練習、排位賽期間非常接近,但在57圈的正賽過程中,賽道溫度也會不斷走低。
倍耐力賽車運動總監馬里奧·伊索拉(Mario Isola)說:
“考慮到賽道布局、瀝青特性和賽道溫度,我們為揭幕戰選定了輪胎系列中最硬配方的輪胎組合,也因為今年的輪胎配方和去年輪胎的全然不同。車隊已逐步熟悉了2022賽季的18英寸輪胎系列,季前測試總計6天時間,可測試所有配方輪胎,盡管測試條件不完全具有代表性。根據經驗,我們知道賽道溫度在巴林總是扮演著關鍵角色,影響著輪胎性能衰退,這一點我們也在先前測試中關注到了。正賽時的賽道溫度,應該比第一次自由練習、第三次自由練習期間要溫和一些,因此各車隊將必須更關注第二次自由練習和排位賽期間的數據。目前仍然很難預測正賽策略,過往的巴林大獎賽是多停的比賽,但期待今年的一些不同嘗試,將會非常有趣。”
二級方程式和三級方程式
二級方程式(F2),在2020年就引入了18英寸輪胎,將在巴林使用P Zero白色硬胎和P Zero紅色軟胎,開啟新賽季。2022賽季的最硬配方輪胎進行了升級,提供更出色的強度,與中性胎之間的性能表現差異更大,旨在為車手們提供更大挑戰,擴大戰術選擇面。今年,F2,每個比賽周末兩場比賽,因此分站會更多:在巴林,23圈的沖刺賽將在周六進行,而32圈的主賽則將在周日進行,主賽中有強制進站,每位車手必須用到提名的兩種不同配方輪胎。
三級方程式(F3),也將首次從巴林開啟新賽季,P Zero白色硬胎是唯一的提名輪胎。該系列賽的輪胎配方和此前保持一致,后輪設計磨損更快,理應會帶來平衡趨向轉向過度,使賽車操控更具挑戰性,旨在讓車手們的駕駛水平影響更多,更好地展示駕駛才華。F3今年也將回歸每個比賽周末兩場比賽,現在也是每站一場沖刺賽和一場主賽。
其他賽車新聞
WRC
倍耐力為2022賽季世界拉力錦標賽(WRC)引入了更新的輪胎規格系列,這是該公司連續第二年作為該項錦標賽的獨家輪胎供應商。全新輪胎系列包括用于冰雪環境的Sottozero Ice輪胎,在最近結束的上一站比賽中,豐田車手卡勒·羅萬佩拉(Kalle Rovanper?)使用這一輪胎贏得了瑞典拉力賽的勝利,其他輪胎還包括用于瀝青路面的P Zero輪胎和用于礫石路面的Scorpion輪胎。
GT
今年的GT賽事引入了全新輪胎,P Zero DHF輪胎今年將用于GT3和GT4組別。上周末,車手們在保羅·里卡德賽道測試了這些輪胎,梅賽德斯的法比安·席勒(Fabian Schiller)在這場官方測試中做出了最快單圈,而瓦倫蒂諾·羅西(Valentino Rossi)則完成了代表奧迪的首秀。
從賽事到民用
近期,倍耐力在歐洲發布了裝配于SUV車型的全新Scorpion輪胎:這一輪胎家族最初于1986年首秀,當時是為蘭博基尼革命性的LM002越野車型研發。全新的Scorpion輪胎,則使用倍耐力源于賽車運動的專利工藝研發,旨在強化輪胎在不同路面環境中更持久的性能表現,這是又一個倍耐力由賽道到民用理念的案例展示。
您可在如下網站找到可使用的視頻、圖片和最新新聞資料: www.pirelli.com/f1pressarea (需注冊)
如需更多公司信息,請訪問我們的官方網站:www.pirelli.com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