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外頭部輪胎企業紛紛發布2021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全球輪胎市場可以說是“高開低走”——上半年,各大輪胎企業延續了2020年下半年以來的火爆態勢,產銷量繼續保持著大幅增長;下半年,疫情的反復對全球輪胎產業鏈帶來不小的沖擊,全球輪胎陷入漲價潮、停產潮。那么在疫情造成的隔離和經濟下行的不利影響下,頭部企業的整體表現如何?
銷售:普利司通位列第一
中國輪胎商務網通過企業披露的財報,統計到十大國際輪胎巨頭2021年的營業額/銷售額如下。
全球輪胎市場在2020年下半年迎來復蘇,2021年上半年迎來迅速反彈,從目前公布財報的十家頭部輪胎企業的銷售額來看,相較其2020年都實現了正增長,總營收超8000億。其中在2020年收購了固鉑輪胎的固特異銷售額達175億美元,較2020年增長42%,增速第一。
固特異在財報中指出,業績高增長一方面是基于2021年全球輪胎市場需求的爆發,另一方面也是源于其與固鉑的強強聯合。固特異表示,2021年固鉑品牌輪胎的銷售額為固特異輪胎的全年業績貢獻了21億美元。
從銷售額排名來看,依舊是普利司通、米其林穩占前兩名。數據顯示,普利司通2021年營業收入為1787.93億元,同比增長20.4%;米其林2021年營業收入為1709.29億元,同比去年增長16.3%。在增幅上,普利司通的增幅高于米其林4.1%。
2021年普利司通基于全新的中長期業務發展戰略,剝離了凡士通建筑產品公司等相關的非輪胎業務,將更多精力放在以輪胎為中心的解決方案。一系列劇烈的結構改革和業務重組使得普利司通的固定成本大額削減,也帶來業績的增長。
米其林輪胎同樣不甘示弱,2021年輪胎銷量增長了11.8%,非輪胎銷量增長 7.7%,主要得以于歐美經濟復蘇帶來的需求增加,其中18寸以上銷量大幅度增長。與普利司通不同的是,米其林在其2030年戰略規劃中提到,計劃2030年前非輪胎業務銷售額占比提升至20%-30%,拓展五大新增領域,包括復合材料市場、醫療設備領域、金屬3D打印等領域,也就是要“多元化發展”。
中策、正新展現中國輪胎實力
國產輪胎方面,中策、正新分別以304億、234.83億的銷售額緊隨優科豪馬之后,實力不俗。2021年中策銷售全鋼子午胎2255萬條/套,增長5.62%;半鋼子午胎銷量為4874萬條,增長11.89%;斜交輪胎銷量為448萬條,增長17.6%。
正新則以約234.83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位列臺灣5家輪胎企業榜首。對此,正新輪胎曾表示,得益于輪胎價格持續上漲、歐美紐澳等地外銷需求持續熱絡等因素,全年營收優于2020年,訂單更是已經延續到2023年。
盈利:整體實現正增長
從披露2021年盈利情況的輪胎企業來看,頭部企業在過去的一年整體都實現了盈利,相較于2020的大規模虧損狀態,輪胎企業在2021年利潤情況增幅較大,多家輪胎企業扭虧為盈,龍頭輪胎企業的盈利能力趨強,同比增長幅度巨大。
雖然2021年全年的營收、利潤同比大增,我們依然看到了輪胎企業在下半年的“乏力”。下半年受海運費暴漲、芯片供應緊張、原材料價格猛漲等不利因素影響,輪胎市場危機重重,即使是輪胎巨頭,仍未能完全脫離市場萎靡帶來的不利影響。米其林輪胎在財報中指出,其乘用輪胎需求在下半年同比下降了17%。
同時在巨大的成本下,多數輪胎企業也實施了積極的漲價政策,在漲價潮和疲軟的市場需求碰撞之下,以品牌實力為背書的企業抗風險能力可見一斑,輪胎巨頭如普利司通、米其林在營業利潤、凈利潤依舊占據前兩名。
2022年預測
展望2022年,各大輪胎企業皆認為2022年的輪胎市場仍然將處于非常混亂的背景,對于2022年的業績預測也趨于保守。美國輪胎行業相關機構預計,在投入成本不變的情況下,2022年輪胎制造成本將再上漲 9%。也就是說比2020年制造成本上漲33%。固特異首席執行官兼總裁里奇·克萊默(Rich Kramer)說:“展望未來,我們預計成本壓力將在未來幾個季度持續下去。”另一方面,米其林、韓泰等多家輪胎企業指出,對于18英寸以上的大尺寸輪胎市場,以及EV輪胎市場抱有較大的信心與野心。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