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創新引領走在前 聚力實現新突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趙輝介紹了山東省新一輪“四減四增”三年行動實施情況。
趙輝表示,2022年底前,全省將整合退出年產低于120萬條的全鋼子午胎,以及年產低于500萬條的半鋼子午胎企業。
同時,山東省將繼續淘汰不能實現密閉式自動投料的煉膠機及不能實現充氮工藝的子午胎行業硫化設備。實施“散亂污”企業動態清零,按照“發現一起、處置一起”的原則,實施分類整治。
政策不斷加碼,落后產能加速出清
春節前夕,山東省公布了“2021年度山東省推動落后產能退出情況的公告”。2021年共組織675家企業淘汰了設備、生產線4516臺(套)。其中,有關輪胎工廠落后產能退出情況:包括神州橡膠廠年產9000條工礦胎項目,濰坊27家工廠630.2萬條斜交胎產能,以及泰山輪胎2個鏈條爐。
作為我國重要的輪胎生產基地,輪胎企業的環保管控一直是其重點工作。2021年初,山東省印發《全省落實“三個堅決”行動方案(2021—2022年)》的通知,涉及到輪胎業落后產能退出。到2022年年產120萬條以下的全鋼子午胎、年產500萬條以下的半鋼子午胎企業全部整合退出。
山東省輪胎行業本輪清退涉及到的企業共計18家,其中全鋼胎企業8家,共計產能556萬條;半鋼胎企業10家,共計產能2561萬條。全國現有全鋼胎產能1.83億條;半鋼胎產能6.47億條。本輪清退產能分別占全國現有半鋼胎產能3.96%,全鋼胎產能3.03%。
2022年已有輪胎大廠倒下
近年來,山東多家實力雄厚的輪胎企業走向破產,究其原因無不是受擔保、資金鏈、經營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而資金鏈斷裂的背后,根本是其產品缺乏創新、品牌失去市場競爭力、產能過剩所導致的。
就在今年2月,山東盛泰車輪有限公司、東營盛泰鋼圈有限公司兩公司土地使用權、房產及建筑物等不動產拍賣信息在網上公開,拍賣價格約1.95億元。
山東的盛泰集團曾經排列在全球輪胎企業前50名也已破產,主要產品有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高性能半鋼乘用子午胎。現已具有全鋼載重子午胎300萬套、高性能半鋼子午胎600萬套、車輪200萬套的年產能力。
作為傳統制造行業領域之一的輪胎制造業,轉型升級這一話題隨著國家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已不是什么新鮮事。縱觀當前中國輪胎市場,行業集中程度越來越高,龍頭企業的行業領導力日益突顯,他們或許都有自己獨特的制勝法寶,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便是他們與時俱進和勇于創新、變革的魄力。
當下,國產品牌恰逢一個百年未有的機遇和拐點——中國消費市場足夠廣闊,為國產品牌創新發展提供了寬廣的舞臺,與此同時中國輪胎企業也面臨著許多外資大品牌進駐中國市場帶來的挑戰。唯有順應市場趨勢,加大創新研發,才能在行業洗牌的浪潮中得以生存。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