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總投資達17億元人民幣的航空輪胎大科學中心首期7臺套動力學大科學裝置正式投入使用。
據悉,航空輪胎大科學中心匯集全國19家單位、500多名科研人員,是全國首個航空輪胎動力學大科學裝置,也是國內唯一的航空輪胎動力學綜合試驗平臺,實現國產航空輪胎零的突破。
廣東粵港澳大灣區黃埔材料研究院副院長王杰認為,航空輪胎和普通輪胎不一樣,它有17層左右的結構,做成了不等于可以用,需要有非常嚴格的測試評價體系和標準體系。
“總體上,大科學中心要破解兩個‘卡脖子’關鍵環節,第一個是航空輪胎用的基礎材料,比如通過合成橡膠方式,生產出高標準的橡膠;第二是解決中國民航輪胎沒有獨立的適航標準的難題,打破民航輪胎技術和關鍵評測體系在國外的局面”,王杰表示。
根據計劃,明年6月,航空輪胎大科學中心所有裝備將投入使用。最快2年,國產飛機C919就能使用上我國自主研發生產的航空輪胎,打破國外壟斷。
除此之外,大科學中心也將自主研發航空輪胎數字化軟件,進一步搶占輪胎技術的制高點。未來,這些技術也將應用到新能源汽車輪胎的開發,通過新技術帶動新產業。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