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陰霾未散、散點頻發,世界經濟復蘇前路坎坷的形勢下,12月16~18 日,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十屆二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暨第二十二屆全國橡膠工業信息發布會在??谑⒋笳匍_。
橡膠行業年度收官會議,吸引了中策、玲瓏、佳通、三角、貴輪、金宇、雙錢、雙星、浦林成山、森麒麟、江蘇通用、方興、徐輪、四川海大、海安、米其林、固特異、大陸馬牌、正新、四川遠星、新東岳、天津萬達等20多家輪胎企業,以及非輪胎橡膠制品企業、原輔材料、橡膠機械模具、檢測設備等橡膠輪胎上下游相關企業近150名代表與會。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徐文英在致辭時說,到206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80%,國家“雙碳”目標將是改變企業未來命運的指揮棒。在石化行業重點產品能效領跑指標方面,中策橡膠集團已為行業作出了表率。未來行業的發展,要在改變能源結構、多用可再生材料、工藝減碳、產業結構升級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大會特約支持單位上海期貨交易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輝以視頻方式祝賀會議的召開。他表示,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上海期貨交易所天然橡膠期貨及衍生品市場已形成完善的體系與產品序列,包括天然橡膠期貨及期權、20號膠期貨、天然橡膠標準倉單及延伸倉單交易業務、天然橡膠“保險+期貨”和場外期權鄉村振興項目,涵蓋境內境外、保稅完稅和場內場外市場,服務“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近年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給全球產業鏈帶來風險挑戰;為契合市場發展,上期所不斷完善合約與規則,創新交易機制,服務實體經濟。今年12月7日來自境內外天然橡膠產業上中下游15家頭部企業簽署了20號膠貿易定價期現合作備忘錄,鼓勵企業采用上海20號膠期貨作為跨境長協貿易和現貨貿易的定價基準,天然橡膠期貨國際化、定價影響力不斷提升。下一步,將進一步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價格影響力貢獻“期貨智慧”與“期貨力量”,高效服務與引領實體經濟發展。
圍繞“信息創造價值,創新驅動未來”主題,13位行業協會和國家相關部門的領導、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專家和企業工程技術人員作了精彩報告,共繪第二個“百年”嶄新畫卷,共筑上下游和衷共濟的可持續發展未來。
中橡協副會長兼秘書長雷昌純作大會主旨發言。雷昌純介紹了前10個月行業經濟運行情況,進入10月份以來,國內疫情、汛情、拉閘限電等階段性、制約性因素緩解,針對制造行業的各項惠企紓困措施逐步落實,工業生產出現了積極變化,同時世界經濟整體復蘇,海外需求在增加。前10個月,橡膠行業主要指標增速保持較快增長速度,收窄勢頭有所減緩,保持了較快增長速度。據中橡協統計,全行業實現產值同比(下同)增長17.60%,實現銷售收入增長18.48%,實現出口交貨值增長19.93%,出口率(值)為31.11%(增加0.38個百分點),實現利稅增長24.91%,實現利潤增長25.22%,銷售收入利潤率5.99%(增加0.24個百分點)。
雷昌純還以詳實的數據分析了主要橡膠產品2021年前9個月的出口情況,其中乘用胎出口172.30萬噸,同比增長22%,比2019年增長6%;卡客車胎出口272.91萬噸,同比增長14%,比2019年增長6%。
雷昌純對協會開展的重點工作作了簡要總結,包括輪胎、炭黑兩個行業產品能源消耗限額強標的修訂工作;配合海關開展輪胎出口來料加工貿易核銷手續簡化試點支持工作;制定了7項行業團標,審查立項16項團標。
展望未來發展方向和趨勢,雷昌純提出了7方面要點:數字化、智能制造是行業發展方向;汽車產銷下行壓力較大,但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依然旺盛;碳達峰、碳中和大背景下,未雨綢繆,做好碳足跡和碳排放前期相關基礎工作;低碳、可循環,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是趨勢;環保標準趨嚴,會加速橡膠輪胎行業集中度和優勝劣汰;品牌建設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時間沉淀,特別需要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LMC汽車市場咨詢(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志凌以“汽車行業變革前夜”來形容當前的汽車行業。一是芯片短缺使汽車廠家進入負庫存周期,搶購芯片導致的雪球效應,有望在明年第三季度有所好轉。二是受新能源車影響,傳統汽車廠家市場占有率降低。我國新能源車產量明年有望突破480萬輛,占乘用車產量的25%。占新能源車成本30%~40%的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暴漲,自主品牌重新聚焦低成本電動車。三是智能化浪潮襲來,智能駕駛時代來臨,傳統汽車產業迎來劇烈變革。對于輪胎行業來講,面對傳統汽車行業的萎縮,輪胎需求沒減少而客戶發生了改變,需要重新尋找客戶,并進入其供應商采購體系。
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我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對世界的莊嚴承諾。制造業面臨著的機遇和挑戰并存,因為不同于歐美國家從達峰到中和期間有七八十年,留給我國碳中和的時間只有30年,窗口期非常短。這就要求我們在用能方式、提高能效和產業結構調整等源頭方面作出變革。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節能中心副處長辛升通過視頻,向與會代表介紹了我國出臺的節能綠色低碳技術的政策措施,行業節能技術的進展及趨勢特點,引起了參會企業的廣泛關注。
今年前11個月,我國天然橡膠期貨累計成交成交16.42萬億元,累計交割10.14萬噸;20號膠期貨累計成交7622.3億元,累計交割8.71萬噸。上海期貨交易所商品二部資深經理胡慧所作的橡膠衍生品市場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報告,介紹了我國天然橡膠衍生品市場運行和功能發揮情況,近期推出的20號膠期貨規則修訂的實施方案、豐羽行動、TAS交易機制開展情況,以及天然橡膠衍生品市場的下一步發展規劃。
沈陽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蔚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特聘專家劉大晨教授介紹了新型多功能硫化助劑“次磺酰胺多硫化物”,該產品能夠部分替代硫黃硫化體系中的硫化劑和硫化促進劑,減少氧化鋅的用量,是一劑多能的創新產品。
江蘇麒祥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應用技術經理李海介紹了自主創新研發的新型模量增強劑 HMC-H6在綠色輪胎中的應用。該產品既滿足了TBR輪胎胎面模量提升、提高輪胎承載能力的需求,也降低了滾動阻力,同時不影響膠料拉斷伸長率,不會對屈撓產生不利影響。
北京化工大學中國工業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長辛春林教授對橡膠行業層面的碳中和實現路徑以及企業碳核算的方法進行了具體介紹。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胡欽高站在汽車工業的角度,對全球汽車產業發達國家和地區,如歐洲、美國和日本汽車產業碳達峰、碳中和的路徑進行了研究,或可對橡膠輪胎行業有所啟示。他在報告中指出,發達國家推動“低碳化”發展的根本原因,是通過推行低碳經濟和發展與低碳相關的實體,抑制靠石油資源迅速崛起的新興經濟體;并發揮自身技術優勢,依托全球范圍內低碳化產品需求的增加,實現經濟的復蘇和增長。
貝卡爾特高級技術項目經理姜培玉在其“攜手實現碳中和—鋼簾線的綠色發展之路”的報告中,帶來了車輛、輪胎和鋼簾線碳足跡的最新分析,鋼簾線行業排放現狀及國家標準——鋼簾線綠色工廠評價要求(草案)的主要內容,以及為適應低滾動阻力輪胎的快速發展和性能需求,貝卡爾特的解決方案和作出的努力。
寧波艾克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工程師馬銳通過視頻介紹了預分散綜合促進劑產品的研究成果。實驗數據表明,預分散綜合橡膠促進劑具有環保、低VOCs、低氣味的特征,其集多種促進劑特性于一體,能有效避免因單一促進劑含量過高而造成的膠料噴霜、噴彩的問題。這種一劑多用的預分散助劑,性能全面,使用便捷,能極大提升制品的混煉效率,是助劑形態最前沿的發展趨勢。
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由政策驅動轉向市場拉動,消費需求旺盛,帶動前11個月產銷達到300萬輛左右。GfK中國汽車后市場負責人衛琦作了新能源車對中國乘用車替換胎市場的影響與機遇的報告。報告分析了快速發展的靜音棉輪胎和自修復輪胎的市場現狀,以及替換市場的主要品牌和規格以及自身存在的痛點。
美國和歐盟相繼出臺法案,對氧化鋅的使用進行規范、約束和限制。低鋅化解決方案成為輪胎行業原材料選擇的大趨勢。江西寶弘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創新的晶格理論,建設了全球首創的高分散活性劑生產裝置。董事長徐前進介紹了新型低鋅硫化活性劑的制備工藝、作用機理及其在丁苯橡膠配方中的應用研究。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信息部項目經理張祥龍對國家大力倡導的建立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進行了研究,包括9種不同模式的特點,橡膠行業的成熟案例,產學研面臨的5個方面的問題,以及美國、日本和德國在產學研合作方面的特點及對我國可資借鑒的經驗。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信息會展部主任裴雨飛和技術經濟委員會劉芳分別主持了上下午的會議。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