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各輪胎企業第三季度及1-9月財務數據紛紛出爐。由于原材料大幅上漲、海運費保持高位且全球港口運力緊張、終端市場疲軟、汽車產量減少等因素的疊加,各大上市輪胎企業在今年第三季度的業績表現都不盡如人意,尤其在盈利方面出現大幅下滑。中國輪胎整理了八大已經披露三季度財報數據的上市輪胎企業,一起看看作為中國輪胎龍頭企業的它們在今年前三季度的表現如何。
前三季度營收排行:行業集中程度持續增強
在1-9月的總營收上,玲瓏、賽輪、三角依舊牢牢占據前三,其中玲瓏輪胎以143.15億元的營收位居第一,賽輪以132.45億元的營收成為營收破百億的唯二企業之一,頭部輪胎企業實力與市場占有率不斷增強。從同比增速來看,前三季度除了雙星輪胎以外,其余輪胎企業都實現了正增長,整體增速保持穩定,江蘇通用30.61%的增幅有著突出表現。
雙星輪胎指出,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雙星正以高值化、數字化、模式化轉型為指引,實施“新零售、新業態、新模式”三新戰略,并通過“胎聯網”和“智慧輪胎”努力探索由“賣輪胎”到“賣公里數”新業務模式。
第三季度營收排行:賽輪反超玲瓏
雖然從上半年到前三季度,玲瓏輪胎一直保持總營收的領先,但是在第三季度單季度,賽輪卻實現反超。第三季度,賽輪輪胎營收為46億元,同比增幅5.21%,而玲瓏輪胎則以42.77億元位列第二,同比下滑14.52%。
據業內人士分析,賽輪之所以能夠在第三季度實現“逆襲”,主要是受益于歐美地區經濟復蘇,輪胎市場需求大增,帶動賽輪在海外市場銷售,從而拉高了賽輪的整體成績。
成本壓力大,企業增收難增利
雖然在營收層面,各大輪胎企業依舊保持穩中有增的步伐,但第三季度開始,輪胎企業的利潤卻遭遇“滑鐵盧”。無論是前三季度還是第三季度單季度,八大輪胎企業凈利潤同比皆出現兩位數甚至三位數的下滑幅度。據悉,三季度利潤的暴跌主要受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
賽輪輪胎在三季報中提到,2021年第三季度天然橡膠、合成橡膠、炭黑、鋼絲簾線四項主要原材料總體價格同比增長 21.98%。第三季度賽輪輪胎產品的價格同比增長 15.12%,環比增長 7.40%。
玲瓏輪胎也透露,受天然膠、合成膠等主要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影響,公司第三季度天然橡膠、合成膠、炭黑、鋼絲簾線、簾子布五項主要原材料綜合采購成本環比2021年第二季度降低 0.05%,同比2020年第三季度增長24.77%。
在成本壓力下,輪胎企業有增收,卻難增利,甚至發生虧損。為保持利潤空間,九月以來,輪胎企業掀起了一波波漲價潮。據中國輪胎商務網統計,目前已有超40家輪胎企業發出近百份漲價函,其中包括米其林、中策橡膠、玲瓏輪胎、賽輪輪胎、瑪吉斯、佳通輪胎、鄧祿普、韓泰輪胎、三角輪胎、風神輪胎等知名企業。且不乏如玲瓏、正新一樣連續發布三次漲價單的企業,其中數家輪胎企業的漲價政策已經延續至2022年,第四季度的輪胎漲價潮達到頂峰。
四季度輪胎市場有望回暖
卓創資訊輪胎分析師郭娟表示,輪胎企業在原材料漲價后對產品提價,但是考慮到終端需求有一個接受過程,輪胎企業的提價往往滯后一段時間,在一定時期內難以完全傳導成本。因此,對于輪胎廠家和經銷商來說,第四季度或將進入真正的漲價期。
與此同時,下半年以來桎梏輪胎廠家許久的原材料價格、海運、輪胎開工率等問題都將有所緩解,有利于輪胎廠家業績恢復。西南證券研報也分析稱,四季度輪胎的利潤率水平將逐漸恢復。長期來看,中國輪胎企業在中低端市場性價比優勢突出,高端市場通過渠道力量實現進口替代,國際化和品牌化兩大趨勢不可逆轉。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