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配商的新思路#
從2017年造車新勢力初露鋒芒,到傳統車企的轉型,再到電子、互聯網等科技公司高調入局,隨著汽車行業朝著更寬的賽道發展,整個汽車市場的割地大戰已經上演,生產端的這些變化已經不僅僅是汽車市場的話題,汽車后市場也有了相應的新思路和新布局。
汽配商的新思路
10月中旬,中國商務部消息稱,“今年1-9月,中國汽車消費總體保持穩定。二手車交易量、報廢機動車回收量大幅增長;新能源汽車銷量再創新高。”
據悉,1-9月生產企業新能源汽車銷量215.7萬輛,同比增長1.9倍,較2019年同期增長1.4倍,占生產企業新車銷量的11.6%;9月份,銷量35.7萬輛,同比增長1.5倍,再次刷新單月歷史記錄。
另外,二手車交易量、報廢機動車回收量也有大幅增長。1-9月,二手車交易量1296.7萬輛,同比增長35.3%;老舊機動車也加速了報廢淘汰,前三季度,報廢機動車回收量210.6萬輛,較2019年同期增長27.3%。僅9月份,回收高達27.4萬輛,同比增長30.2%。
以上數據說明新能源汽車市場早已三分天下了。前有不斷改革一汽、大眾、比亞迪等傳統車企;中有特斯拉、蔚來、理想等已形成戰斗力的自研玩家;后有手握技術和資源優勢入場的互聯網巨頭,但不論哪路玩家,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瘋狂布局新能源汽車。
而且,很多國家已經制定出了禁售燃油車的年限,在國內,部分車企也已經對外宣布禁售燃油車的時間。
因此,新能源汽車將是不久的主流,而新能源汽車后市場也將成為廣大汽配商的關注的重點。
汽配企業的機遇與挑戰
任何新事物的發展都不是直線上升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也一樣。相比起新能源汽車,多數消費者還是會選擇入手燃油車。
不可否認的是,當下新能源汽車并不成熟,充電設施的供給以及技術壁壘都是需要攻克的難關。
隨著相關政策的落地,新能源汽車景氣度也將不斷提高,其產業鏈公司也迎來了高速發展階段。據悉,新能源汽車的上下游企業,從充電樁、電池電機到整車件再到零部件等都出現了大漲的盛況。
據不完全統計,年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概念指數漲幅高達30%-80%。
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大增,其車后市場自然也產生巨大利潤空間,據業內人士透露,截止今年9月份,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近700萬輛,且增幅巨大。這對于汽修、汽配門店來說即是機遇也是挑戰。
加盟汽配站或將成為優選
現下,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和配件集中在固定的上游企業中,基本沒有向下放開,與傳統車后市場相比有著較高的技術和產品壁壘。而且,汽修門店、汽配門店規模小,信息閉塞、人員素質差、技術落后,憑借自己的力量很難在眾多門店中脫穎而出抓住先機,即使一些先鋒門店已經嗅到商機也只能觀望。
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有著巨大的發展前景已是不爭的事實,汽配、汽修企業的轉型只是時間的問題。
而且,目前已有汽配連鎖企業布局了新能源汽車后市場,與新能源汽車生產端也達成了戰略合作,故而新能源汽車的零部件與技術也有望放權。
機會偏愛有準備的人。針對當下汽配商和汽修人“散亂小”的現狀,小編認為,選擇有著技術、資源、資本優勢的連鎖經營更合適汽配商、汽修人的現狀。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