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國反傾銷稅的影響,臺灣南港、泰豐兩家輪胎9月營收大幅下滑。南港9月營收6.75億臺幣(約1.55億人民幣)、同比減少28.39%,泰豐9月的營收只剩9893萬臺幣、同比減少了84.41%。
南港增產新興產品
據悉,美國為南港主力市場,營收占比約三~四成,南港被美國征收的反傾銷稅率為101.84%。
南港指出,將加強美國以外銷售表現,增加中東、亞洲、澳洲及中南美洲等地業務、推出電動車胎新品,希望能盡量抵銷損失。
隨全球電動車銷量上升,南港電動車輪胎銷售比重也增加,并研發多款新產品。南港指出,汽車市場的需求結構產生質變,SUV銷售比已逼近四成,且持續攀升,因此緊貼于輪胎內側的降噪海綿電動車胎、客制化花紋及規格的SUV胎,都是南港強攻的新產品,也會是成長力道較強的品項。
泰豐尋求海外代工
泰豐中壢廠產品輸美比率高達八成,此次被美國征收的反傾銷稅率達84.75%。泰豐表示正積極提升歐洲、中南美及亞洲區等非美市場業務,發展海外代工合作模式。
其中,泰豐美國訂單轉與海外代工廠合作生產,以逐步恢復對美供貨;另外,開發非乘用車(PCR)、輕卡車(LT)用的輪胎,如賽車競技輪胎等,來增加整體營運。
兩大輪胎上月和解
南港輪胎本來意欲通過增持股份來并購泰豐輪胎,雙方為此互掐互斗了一年之久。9月份,據臺灣媒體透露,泰豐輪胎董事長馬述健與南港輪胎名譽董事長林學圃達成和解,為了公司穩定經營,按股權比例各自提名董事候選人,名單出爐并達成共識。
今年10月15日,由大股東南港輪胎為主召集權人召開的股東臨時會,將全面改選6席董事、3席獨董,提名日期9月3日至9月13日止。
小編說:盡管停止了內斗,但這兩家輪胎的前途依舊令人堪憂,面對急劇下滑的業績,只能各顯身手了。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