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雙控”或限制輪胎供應
2021年9月16日,國家發改委印發《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就“能耗雙控”給出更為完善的指標設置以及分解落實機制,堅決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嚴格實施節能審查制度。
隨后,山東、廣東、安徽、江蘇、云南、浙江等地紛紛響應政策,下發“能耗雙控”的政策文件,各類高耗能高污染的行業紛紛停產停工,以停產、限電等方式控制能耗,力求完成年度目標。
作為高耗能企業,目前多地化工企業已經出現大面積限電停產,而其中許多都是輪胎重要原料供應商,這必將帶來輪胎供應鏈的緊張。雖然目前暫未看到輪胎行業大面積受限電影響的消息,但重要的輪胎生產省份——諸如山東、廣東等已經開始啟動“能耗雙控”。玲瓏輪胎在股吧回復投資者時也表示,目前公司國內個別工廠產能利用率受限電等政策影響略有下滑,但公司總體產能利用率仍保持在80%左右。
據統計,9月份全鋼輪胎企業開工負荷低點僅為40.70%,較去年同期相比下滑33.82%;半鋼輪胎企業開工負荷低點為39.41%,較去年同期下滑30.88%。
輪胎市場爆發漲價潮
全國限電限產進一步壓制了輪胎廠開工率,加上天然橡膠、炭黑等重要原材料的成本壓力,多家輪胎工廠在國慶節前集中發布漲價通知。
9月以來,已有多達二十家輪胎企業宣布漲價,近三天更是“爆發式”發布漲價單,包括佳通、三角、鄧祿普、錦湖、韓泰、瑪吉斯等國內外知名輪胎品牌,大部分通知中都指出限電限產是漲價的主要原因之一。
面對旺季不旺,輪胎銷售困難、利潤降低、生產受限,國內輪胎企業的出路在哪里呢?近期央視財經頻道便聚焦國內輪胎漲價潮進行了深度報道,在采訪中多個主流輪胎企業表示長期來看,依舊看好輪胎市場的發展。
當下“能耗雙控”政策持續加碼,看似為輪胎廠家當下的發展造成限制,實質上是在倒逼中國輪胎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轉型升級。在這一背景下,輪胎企業唯有將加大研發投入,生產利潤率更高的新品類輪胎,例如自修復輪胎、新能源汽車專用輪胎等,才能搶占更多市場。對于低端輪胎品牌來說,以往價格是其最大的優勢,而隨著原材料成本等壓力帶來的價格上漲,這一優勢也逐漸式微。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