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今年,多家車企相繼發布了各自面向下一個十年的電動戰略與產業謀劃,而這些戰略的第一個實現時間節點不約而同都指向了2025。
往前推10年洽好是電動汽車的起步時間,往后推10年又是各國對燃油車全面禁售的時間點,外加《中國制造2025》的全面升級,2025年無疑成為承前啟后的關鍵節點。
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各家車企關于2025都有怎樣的戰略宏圖。
大眾
2021年3月,大眾啟動了全新的ACCELERATE(加速)戰略,并將在2025年完成在銷量、技術、品牌、用戶體驗上對特斯拉的全維度超越。按照大眾現有規劃,2021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將達到100萬臺,從而率先在銷量上完成對特斯拉的超越。
大眾的最重要目標是,最遲在2025年成為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領導者。面向未來,其認為最大的挑戰可能來自于向自動駕駛的過渡。大眾計劃在2024年推出全新SSP純電平臺,從而取代MEB和PPE平臺,成為大眾唯一電動車制造平臺,且大眾旗下的所有品牌都將使用該平臺,并將于2026年發布基于SSP平臺的Trinity未來電動轎車,由此打造大眾以軟件為核心的商業模式2.0。
寶馬
2021年3月,寶馬在德國慕尼黑的總部通過線上發布了2020年的業績和未來的企業戰略。寶馬計劃,到2023年將推出13款新的純電動汽車;至2025年之前將向客戶交付超過200萬輛純電動汽車,并宣稱未來10年將銷售1000萬輛電動汽車。
同時,寶馬計劃將從2025年開始推出名為“ Neue Klasse”的新產品線,從而進行重大轉型,而MINI也將在2025年后不再發布燃油車型。2025年后,MINI發布的所有新車都將是純電動車,預計到2027年售出的MINI汽車中至少有50%是純電動汽車,到2030年MINI將轉型成為純電動車品牌。
沃爾沃
2021年3月,沃爾沃汽車發布了全新的戰略目標規劃,其全新戰略目標主要圍繞電氣化轉型、商業模式創新、氣候中和等方面。
根據沃爾沃全新戰略目標規劃,到2025年,沃爾沃將實現全面電氣化,其中純電動車型占比50%,其余為混動車型,且所有的純電動車型都將僅在線上銷售。到2030年,沃爾沃將成為純電豪華車企,旗下所有車型或將都是純電動汽車。此外,沃爾沃在此前發布的“2040環境計劃”中表示,到2040年將力求成為氣候零負荷標桿企業,所有純電車型將只在線上進行銷售。
奧迪
就在昨天,奧迪集團發布了全新全球戰略——“Vorsprung 2030”戰略,明確聚焦電動出行、自動駕駛與數字化三大戰略重點,奠定未來十年的發展框架。
新戰略制定將與大眾集團戰略同頻共振。至2025年,大眾汽車集團旗下軟件公司CARIAD將為集團所有旗下品牌開發具有統一操作系統和云互聯功能的可擴展軟件平臺,奧迪中國研發中心也將深度參與其中。自2026年起,奧迪面相全球推出的全新車型將均為純電動車型,并將搭載全新操作系統及軟件平臺,至2033年將逐步停止內燃發動機的生產。
長城
2021年6月,長城汽車公布最新戰略目標,計劃2025年實現年銷400萬輛,其中新能源車型年銷目標為320萬輛,占比80%;營業收入要達到6000億元。為此,長城將在未來五年累計投入研發1000億元。
為達成電動化目標,長城計劃多線并舉,在純電動、氫能、混動三大領域同時發力。預計到2025年動力電池產能達到215GWh;2023年推出首款全尺寸氫燃料電池轎車,在2025年成為全球氫能市占率前三的品牌;混動領域,長城將于2023年發布第二代“檸檬混動DHT”,并推出首熱效率45%+的混動專用發動機。
而智能化方面,長城2025年高階自動駕駛前裝滲透率將達到40%以上。此外,基于“中央計算+區域控制”的GEEP4.0架構的開發將于2022年落地,基于中央大腦的GEEP5.0架構已經立項開發,預計在2024搭載車型量產。
吉利
上周,吉利汽車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財報:2021年上半年,吉利汽車營收達45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2%;扣除股份支付的股東應占溢利30.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1%,股東應占溢利23.8億人民幣,凈利潤24.1億人民幣。
同時,吉利制定了業務發展五年規劃的綱要:到2025年,市場占有率位居中國品牌第一,銷量達到365萬輛(含極氪汽車),其中智能電動汽車占比超過30%。極氪汽車到2025年在高端電動汽車市場占有率居全球前三,銷量達到65萬輛。
長安
本周,在2021長安汽車科技生態大會上,長安一口氣公布了六大戰略和三大行動。根據戰略規劃,公司將全面加快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重塑“新汽車+新生態”。
根據長安汽車的規劃,2025年,長安品牌將實現年銷量3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達到35%。2030年,該公司計劃將長安品牌打造成為世界級品牌,銷量將達到450萬輛,新能源占比達到60%,海外銷量占比達到30%。為此,長安已經計劃在未來5年在全產業鏈累計投入1500億元。
未來,長安汽車將重點構建四大生態,包括共建科技生態、構建數字生態、打造用戶生態、共創綠色生態。長安汽車還將聯合產業鏈伙伴,共同布局氫能、充電、換電、電池回收等產業,到2025年單車制造碳排放強度下降30%。
理想
近日,理想汽車的一封內部郵件引起廣泛關注。該內部郵件提及了理想汽車CEO李想所分析的汽車產業未來十年調整趨勢和挑戰,以及理想汽車接下來的新產品規劃。郵件內容顯示,理想汽車未來將會有3種產品類型和2種能源模式車型推向市場。至2025年,理想汽車的戰略目標是占據20%的市場份額,成為中國第一的智能電動車企業。
新能源的大勢已經讓所有車企都感受到了時不我待,在這場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新賽道上,各家車企的領跑機會可能都只有一次。
這么來看,“再一次改變世界”的2025,感覺似乎也不難么遙遠了。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