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杭州銀行為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發放了碳排放配額質押貸款2000萬元。中策橡膠成為國家首批碳排放配額發放企業,更是最先拿到碳排放配額的輪胎企業之一。
什么是碳排放配額?
今年7月15日,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根據國家總體安排,全國碳排放權交易于2021年7月16日(星期五)開市。根據生態環境部的相關規定,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機構負責組織開展全國碳排放權集中統一交易。
碳交易是基于《京都議定書》而生的,它直接將碳排放權定義為一種商品,在不同的機制下用不同的單位來記錄可以交易的量,是為了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實現減排目標而采用的市場機制。碳排放權配額質押貸款是綠色金融的新嘗試,它有效盤活企業“碳資產”。同時,也是落實國家關于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的一項創新舉措。
根據中國碳論壇及ICF國際咨詢公司聯合發布的《2020年中國碳價調查》報告預測,全國碳市場的平均價格預期會從2020年的49元/噸上升至2025年的71元/噸,并在2030年增至93元/噸。2025年,全國碳排放權配額交易市場市值總規模或將達到2840億元。
順應“雙碳”趨勢搶占先機
當前,在碳達峰、碳中和不斷升溫的背景下,各行各業對溫室氣體排放管理預期在逐漸上升。因此有關企業特別是配額短缺的企業,更需要從適應行業低碳轉型的高度正確看待碳價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碳價的高低是個市場信號,企業順應綠色低碳轉型的大趨勢,就會在發展當中占得有利先機。對輪胎行業來說,市場需求也將逐步發生改變,帶動輪胎行業的產品結構加速調整。
輪胎企業如何“減碳”
“雙碳”對輪胎行業的影響,體現在研發設計、輪胎材料、加工工藝及輪胎應用和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目前,頭部輪胎企業正在從輪胎全周期入手,努力向“碳中和”靠攏。森麒麟透露,公司已經開始加大力度從上述諸多環節向“碳中和”靠攏。
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當天,大陸馬牌輪胎公司承諾,最遲到2050年其整個價值鏈實現100%碳中和。
同月,倍耐力輪胎在參加2021意大利品牌設計展時透露,未來幾年倍耐力將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目標:第一個目標是2025年實現100%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第二個是在2030年實現碳中和。
而全球輪胎巨頭米其林則早在2020年11月便研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碳中和輪胎——米其林e.Primacy,目前已搭載配套于新能源汽車。
中策、玲瓏、賽輪等國產輪胎龍頭企業也早已加大在可持續發展、綠色生產領域的布局和投入。中國輪胎商務網分析師認為,隨著綠色發展理念逐漸深入人心,輪胎行業朝著碳中和方向發展已成為行業的共識。碳中和輪胎的量化生產需要企業具備強勁的研發和規模化的生產能力,因此,未來第一批能搶灘碳中和輪胎市場的還以業內龍頭企業為主。“雙碳”背景下,未來幾年,中國輪胎行業頭部企業的市場份額將加速提升,而不具備研發和技術優勢的中小產能,或將面臨加速出清。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