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半年,正是國外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也是海外輪胎市場最萎靡的時候,彼時各大外資輪胎企業難免受到沖擊,業績下滑。
和去年相比,2021上半年在全球疫情得到遏制,以及疫苗普及率提高的情況下,全球輪胎市場需求的強勁復蘇。近日,各大外資輪胎企業的半年財務數據相繼出爐。這些輪胎巨頭又創造出怎樣的成績呢?
銷售額:普利司通米其林遙遙領先
在銷售額方面,依舊是普利司通和米其林之間的巨頭之爭。普利司通半年報顯示,其在2021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15687.89億日元(約合928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4.2%;米其林半年報顯示,其上半年銷售收入達112億歐元(約合854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9.6%。
固特異以485.82億元的銷售額位列第三,這也是固特異收購固鉑輪胎后披露的首份財報,也正是對固鉑的收購,為固特異第二季度的業績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
從銷售同比變化來看,外資輪胎企業普遍在上半年實現同比增長,且增長幅度喜人。固特異銷售額同比2020上半年增長大44%,倍耐力的增速也超過40%。兩家輪胎企業都表示,強勁的業績反映了需求的持續復蘇。
普利司通和米其林不僅銷售額表現強勢,在增速上也絲毫不遜,分別同比增長24.2%、19.6%。米其林集團指出,上半年的業務增長得益于多重因素,其中18英寸及以上輪胎市場增長明顯。普利司通也表示,銷售收入和營業利潤的大幅增長,主要是每個細分市場都在增長。
營業利潤:企業紛紛回血
從利潤方面的數據來看,相較去年的集體虧損,十大外資輪胎企業在2021上半年均實現正增長。米其林以109億元的營業利潤位列第一,相比于2020年的3.1億歐元,增長率達358.39%;普利司通以99.65億元的營業利潤位列第二,但相較去年同樣有大幅增長,增速達509.14%。
大陸集團同樣表現不俗,以73.94億元的利潤排名第三。大陸集團財報顯示,2021上半年,其輪胎業務板塊中馬牌輪胎和康迪泰克的合計銷售額和營業利潤分別增長23.8%和255.5%。
值得一提的是,排在第四位的固特異在多年虧損之后,在今年半年數據中營業利潤終于實現正增長。其中,今年二季度的營業收入比2019年同期提高約60%。固特異透露,在美洲地區,僅僅二季度就銷售出1900萬條輪胎,凈銷售額約為23億美元,幾乎是去年同期的兩倍。
市場強勁復蘇,提振企業信心
總的來看,外資輪胎企業在今年上半年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多數實現了營收、利潤雙增長,而這背后便是強勁復蘇的輪胎市場帶來的受益。
鑒于二季度以來市場恢復迅速,各大輪胎企業表示市場表現遠遠高于預期,紛紛更改年初制定的全年銷售額目標。例如米其林年初計劃2021營業利潤將達到25億歐元,但半年報出爐后,米其林將計劃改為為28億歐元;普利司通也預計其2021全年銷售收入將達到33200億日元,比之前增加10.3%。
不過,正如米其林在其財報中指出的,雖然上半年輪胎市場整體向好,但也同時出現汽車芯片短缺、海運集裝箱供需緊張等威脅,而這些限制下半年依然存在,同時七月以來全球疫情再度面臨反彈,這也為下半年全球輪胎市場的走向蒙上一層陰影。要實現2021全年的新目標,勢必要求企業拿出更有力的市場策略。
2020年,外資輪胎企業元氣大傷,中國輪胎企業搶先從市場中恢復過來,成為中國輪胎彎道超車的重要一年。目前中資輪胎企業還未披露2021上半年業績報告,究竟2021年中國輪胎是否還能保持增速優勢,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