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C針對輪胎“雙反”一案投票
當地時間6月23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表示,美國輪胎制造商因從韓國、中國臺灣和泰國進口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而受到“實質性損害”。ITC還發現,越南補貼的乘用車輪胎也損害了國內制造商。
ITC表示,美國商務部將因此對從韓國、中國臺灣和泰國進口的輪胎下令征收反傾銷稅,并對從越南進口的輪胎征收反補貼稅。ITC發現,在美國以低于公平價格出售的從越南進口的輪胎產品“可以忽略不計”,并投票決定終止針對越南輪胎的反傾銷調查。
注:美國相關部門對每個地區的稅率分別進行了調查,某些輪胎制造商是調查的主要答復者,因此獲得了自己的單獨稅率。如果未列出,則輪胎制造商屬于“所有其他”比率類別。
上圖為此前終裁公布的雙反稅率。由于來自越南的產品正在被調查傾銷和補貼,這意味著來自越南的輪胎仍將受到一些關稅調整。ITC目前計劃在7月5日前后做出最終損害裁決。如果ITC作出肯定的最終損害裁決,商務部將發布反傾銷和/或反補貼稅令。
雙反結果利好國內頭部企業
從初步關稅稅率公布以來,對于海外建廠的中國輪胎工廠來說,結果好于預期。本次終裁稅率的調整,玲瓏輪胎泰國工廠所面臨的反傾銷稅率再次微降至21.09%,雖然對于出口美國輪胎利潤空間有一定壓縮,但相比中國境內的關稅少了很多。方正化工此前指出,目前的反傾銷稅率對泰國玲瓏半鋼胎產品毛利率的影響預計在4.8個百分點左右,對應8000余萬元毛利,僅占玲瓏總毛利的1.9%。而本次加征關稅稅率較低,玲瓏可通過提價、降成本、降費用、海外第二基地建設等方式降低影響,實際毛利影響還要更少。尤其玲瓏輪胎塞爾維亞工廠投產后的產品,屆時可由歐洲工廠出口美國,規避貿易壁壘、賺取價格暴漲的美國市場的利潤。
賽輪越南工廠更是直接0反傾銷稅率,可以說沒有絲毫影響。如若最終ITC裁定進口自越南地區的產品全面取消反傾銷稅,則貴州輪胎、金宇輪胎在越南落成投產的工廠無疑也是利好消息。
中國輪胎商務網分析師認為,長期依舊看好以玲瓏、賽輪為代表的頭部輪胎企業持續搶占海外市場,布局海外產能依舊是中國輪胎走向世界的必然選擇。
臺灣地區輪胎出口遭致命性打擊
從終裁結果來看,臺灣地區輪胎企業所受到的反傾銷稅率是最高的,其中南港輪胎稅率則更是提高到101.84%,南港輪胎主打乘用車輪胎,并且主要市場就在美國,這個稅率對其來說可以說是致命性打擊。
泰豐輪胎在日前則已發布公告,指出由于美國商務部對臺灣輪胎業反傾銷稅率終判,使其美國市場接單全面衰退達8成以上,董事會決定中壢廠全面停產,同時將呈報主管機關申請員工大量解雇。
相較之下,正新橡膠算是幸運兒,其終裁稅率相較去年12月公布的52.42%的初裁稅率,減少一半以上,對于這個臺灣最大的輪胎企業來說,無疑是件利好的事情。
亞洲輪胎如何“威脅”美國輪胎?
在美國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市場中,占最大的份額是國內產業。但作為目前最大的輪胎消費市場,美國相當大程度的輪胎需要依賴進口。其次是從韓國、泰國、中國臺灣和越南以外的地方進口的輪胎。ITC稱,進口輪胎在美國2017年占32.7%,2018年占30.2%,2019年占30.1%,2020年中期占30.6%。而在進口源占比方面,據Modern Tire Dealer統計,2020年向美國出口輪胎最多的是泰國,共計4270萬條乘用車輪胎,數量呈現絕對碾壓,韓國、越南皆位居前列。
ITC表示初步調查表明,四個地區的進口輪胎價格大大低于國內同類產品的銷售價格。這導致美國本土輪胎企業的生存空間遭到擠壓。從2017年到2019年,美國國內輪胎行業的總銷售凈值下降了,即使保持盈利,但其盈利能力在毛利潤、營業收入和凈收入等各方面都在下降。
關稅“游擊戰”,背后是產能實力的對決
自2015年美國向中國輪胎征收高額“雙反”稅開始,我國出口到美國市場的乘用車輪胎數量急劇下降。2014年,中國輪胎出口美國6050萬條,2020年上半年,美國從中國進口乘用車輪胎數量暴跌至僅有90.54萬套,同比下降了42%。輕卡輪胎出口方面,美國已經跌出出口國家前十,2019年出口數量僅為5.44萬噸,464.5萬條,1.52億美元。
正是美國對中國大陸的輪胎加征了關稅,逼迫部分企業轉移到東南亞,本次美國對東南亞再次動手,將促使中國輪胎企業繼續轉移海外產能。與此同時,近兩年中國輪胎企業競爭力在持續提升,進入世界輪胎75強的數量和銷售額占比都呈上升趨勢,中國輪胎龍頭企業以性價比優勢,持續搶占海外巨頭市場份額,中國輪胎企業也不再執著于美國這塊“蛋糕”。目前歐洲、亞洲是中國轎車輕卡輪胎出口最多的兩個地區;卡客車輪胎出口最多的兩個地區為亞洲和非洲。
本次美國“雙反”大錘落下,勢必影響韓國、中國臺灣、東南亞地區的輪胎出口方向。中國輪胎商務網認為,鑒于歐洲國家對進口自亞洲的輪胎的關稅更為“仁慈”,英國此前更是降低對中國輪胎的關稅,歐洲市場或將成為下一片熱土。
而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對中國輪胎的關稅制裁也證明了輪胎企業進行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性。玲瓏輪胎、賽輪輪胎、森麒麟等頭部企業已經提前進行了國際化布局,并有實力繼續擴大國際化布局,甚至有可能直接到美國布局。雖然美國的人工成本較高,但隨著中國輪胎企業的自動化程度不斷抬升,新建的工廠仍然具有競爭優勢。
綜合來看,本次美國“雙反”結果在預期之內,對中國輪胎企業的影響有限,長期來看不會改變中國輪胎企業崛起趨勢。相反,能夠依靠產品品質升級、品牌發聲加強和產能全球化布局規避影響甚至從中受益的頭部企業將鞏固其“強者恒強”的行業地位。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