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輪胎商業》數據,2019年全球輪胎銷售額達167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超萬億元,輪胎市場規模近年來都維持在1600-1900億美元規模區間,主要受銷量和產品價格波動影響。
從中國輪胎的發展來看,過去20年,中國輪胎產業快速成長超過全球行業增速。中國輪胎企業的市場占有率的大幅上升。據統計,2002年,中國輪胎企業市場占有率僅為5%,截止2019年,中國輪胎企業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17%,提升了12個百分點。而2020年一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讓最先控制住疫情的中國實現經濟的率先恢復,也給了中國輪胎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
2020中國輪胎市場逆勢增長
2020年,疫情對全球輪胎行業產生深刻影響。一方面,全球輪胎總銷量出現滑坡;另一方面全球輪胎產業格局出現分化,一些國際巨頭業績下滑明顯,而中國輪胎頭部企業則實現逆勢增長。
據米其林統計,其2020年在中國區域輪胎(半鋼胎+全鋼胎)銷量約3.2億條,約占全球比重的20%,同比僅下滑3.4%。與之形成明顯對比的是,歐洲、北美、亞太(除中印)及全球輪胎銷量分別下滑13.2%、11.2%、14.1%和12.0%。
米其林2020年報披露其全球銷售情況
2004 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輪胎第一大生產國,2020年輪胎產量達到全球產量的約 40%。中國輪胎市場的快速復蘇主要得益于下游汽車行業的快速復蘇,同時國內龐大的汽車保有量保證了替換市場的需求。2012-2019年,我國汽車保有量逐年增長,年復合增長率接近12%,2020 年國內汽車保有量達到2.81 億輛,同比增長8.1%,單以量估算,國內輪胎市場空間在2000億元以上。
此外,從結構上看,2020年國內替換胎市場僅占國內總消費的55%左右,對比全球替換胎占七成以上的比重仍然有較大發展潛力。
得配套者得天下
輪胎行業目前的競爭格局分為四大梯隊,行業前三大是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異三大巨頭,位列第一梯隊;第二梯隊以馬牌、倍耐力、韓泰、正新、佳通、優科豪馬為代表;第三梯隊以中策、玲瓏、賽輪、森麒麟、三角等為代表,其余75強企業為第四梯隊。
資料來源:國金證券
不難看出,外資品牌在中高端領域依舊處于絕對優勢,這與外資品牌在配套領域的強勢不無關系。眾所周知,配套業務對品牌的提升至關重要,尤其是配套國際一線車企。在原配胎市場上,中高端汽車制造商 與國際前十大輪胎企業已經有比較穩定的供應關系。目前外資輪胎品牌占據了國內中高端乘用車胎市場近70%的份額,國產輪胎品牌在配套業務,尤其是中高端配套業務上仍處于弱勢,更多是爭取本土車企的合作。隨著國內汽車品牌不斷提高研發投入,品牌力持續提升,中國輪胎品牌未來配套市場有較大提升空間。
中國輪胎品牌沖擊全球第二梯隊
值得欣喜的是,國內優秀企業品牌綜合實力正逐步邁入二線序列。以中策、玲瓏、賽輪為代表的的國產輪胎龍頭企業正逐步縮短與第二梯隊企業的差距。
根據歷年世界輪胎75強排名數據,國際一二線巨頭的份額呈下滑趨勢,而國內企業份額持續提升,其中全球top3、top10企業份額分別從2000年的56.8%、81.4%下滑至2019年的37.7%和63.1%,而國內top3、top10企業份額分別從2000年的1.8%、3.1%提升至2019年的4.8%和9.5%。
根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數據,國內納入統計部門檢測的輪胎工廠,已經從過去的500多家下降到2020年的230家左右。隨著政策端和市場端持續的壓力傳導,國內輪胎格局將持續優化,對中國輪胎產業將進一步實現優勝劣汰,整體實力再升級。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