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泰輪胎停產、漲價
近日,韓泰輪胎美國公司將韓泰和Laufenn品牌的乘用車/輕型卡車輪胎價格上調至7%,自8月1日起生效。價格上漲將因產品而異。韓泰輪胎稱,漲價的原因包括原材料、物流成本的上升以及其他市場因素。
就在宣布漲價不久,韓泰輪胎便被報道其在韓國僅有的兩座工廠之一的大田工廠,從6月10日起已經停產。韓泰輪胎表示停產的主要原因就是海運艙位不足,而倉庫內輪胎大量堆積,再無儲存空間,輪胎積壓發布出去,使得工廠不得不停止運轉,調節產能。面對劇增的進出口量,韓國海運能力卻跟不上。這使得出口比重達到近七成、生產體積和重量較大產品的輪胎企業首當其沖。
位居韓國輪胎行業之首的韓泰輪胎,每年海內外工廠生產的1億條輪胎中近四成來自韓國的兩座工廠,本次停工將導致減產40萬條輪胎。韓國另外兩大知名輪胎企業錦湖和耐克森,盡管沒有停產但也面臨海運受阻的困擾。果不其然,這兩家輪胎企業紛紛宣布海外漲價單。
耐克森輪胎歐洲市場漲價
同樣以原材料價格和運輸物流成本大幅上漲為理由,耐克森輪胎宣布將對輪胎價格進行調整:從2021年8月1日起,在歐洲市場(包括英國和俄羅斯)的所有夏季、冬季和全季輪胎產品價格都將根據市場狀況的變化進行調整。
錦湖輪胎日本市場漲價
錦湖輪胎則宣布在日本市場提高輪胎價格。本次漲價涉及在日本市場銷售的夏季和冬季輪胎,價格平均上漲大約3%,漲價具體實施時間自2021年7月1日起。
錦湖方面表示,除了輪胎的主要原材料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價格不斷上漲之外,目前物流費用也在上漲尤其是海運費用。雖然企業已經想辦法提高了生產力并降低了配送成本。但是單靠企業自己的努力,還是不能消化掉成本壓力,漲價無法避免。
海運費瘋漲,歐美市場“淪陷”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各港口處理能力下降,導致船舶運輸時間拉長。據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報道,當下全球海運業正處于“冰火兩重天”的局面——海外多國疫情嚴峻,人工不足,港口集裝箱堆積如山;亞洲各大港口運輸繁忙,卻時常受“缺箱”“少柜”困擾,集裝箱價格飛漲,一些海運航線上漲近10倍,仍然是“一箱難求”。
而北美、歐洲市場嚴重依賴中國產品,尤其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大輪胎消費國,輪胎產品十分依賴進口。也因此歐美市場成為本次全球輪胎漲價潮最先“淪陷”的區域。據統計,5月1日起,美國大多數乘用車胎和商用車胎的價格上漲6%;5月1日,加拿大地區的“非冬季”乘用和輕型卡車輪胎的價格也有類似上漲。值得注意的是,在短短兩個月內,許多廠家已經連續漲價兩次甚至三次,漲幅疊加超過10%,大部分輪胎廠家解釋漲價原因是不斷上漲的原材料價格以及物流運輸和勞動力成本。
原材料價格高居不下
全球性輪胎漲價主要是由于原材料價格的普遍上漲。說到輪胎的原材料,許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橡膠。雖然近期天然橡膠價格一度跌破13000元/噸,但同去年同期相比,目前天然橡膠價格目前還處在高位,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天然橡膠降價的可能性不大。與此同時,其他輪胎原材料價格處于持續走高的行情。
其中炭黑是制造輪胎的重要原材料之一,正是因炭黑價格上漲,不少輪胎廠商宣布提高輪胎價格。日前,全球知名炭黑生產商博拉(Birla)公司宣布,自2021 年7月1日起,將在美洲生產的所有產品價格每公噸上調170美元。5月24日,Birla Carbon 剛剛宣布在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 每公噸價格上漲97歐元,并于2021年6月1日生效。
短期內連續漲價的還不止博拉一家。5月21日,炭黑巨頭卡博特發布漲價通知,宣布自6月1號起,橡膠用炭黑價格每噸上調人民幣1200元,這是卡博特在今年第二次發布漲價通知。同時,卡博特宣布7月1日起或在客戶合同允許的情況下,北美所有碳黑產品的價格提高0.06美元/磅(約852元/噸)。
此外鋼材、化工原材料、纖維、尼龍等大宗商品價格都在漲,轉化到輪胎上面最終的結果就是漲價。
放眼到全球國際海運市場,港口擁堵、航行延誤、運力失衡、內陸運輸延誤,再加上美洲對進口的持續強勁需求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下,可能導致集裝箱運費進一步上漲。赫伯羅特、MSC、中遠海、Matson、神原汽船等多家船公司已經宣布從6月15日起后開始新一輪的費用調漲,這場全球性的輪胎漲價也將繼續“興風作浪”。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