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雙反”終裁結果即將出爐
據外媒報道,美國商務部在當地時間5月21日公布了對進口自韓國、中國臺灣、泰國和越南的乘用車輪胎的“雙反最終決定”,決定對來自四個地區的乘用車輪胎征收高額進口關稅,最終結果如下表。
商務部初步批準關稅政策后,應由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審查商務部的決定,并確定這些額外關稅增加原因是否屬實,為此,ITC已安排在5月25日舉行一次聽證會。聽證會后,ITC專員將權衡證據和證詞,并進行投票。并在6月23日之前做出最終決定。而在結果正式出爐之前,中國輪胎商務網也結合美國本輪雙反調查事件全流程進行了前瞻分析。
雙反調查時間線一覽
2020年5月,美國USW突然提出對韓國、泰國、越南及中國臺灣地區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申請,希望對泰國產輪胎征收217%的反傾銷稅,對韓國產輪胎征收195%的反傾銷稅,對中國臺灣產輪胎征收147%的反傾銷稅,對越南產輪胎征收33%的反傾銷稅。
2020年6月,美國商務部投票決定啟動反傾銷和反補貼稅調查,以確定來自韓國,臺灣,泰國和越南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P / LT)輪胎是否正在美國傾銷。
2020年7月15日,美國ITC以5比0投票一致通過,稱有跡象顯示這些產品在美國以低于公平價格銷售。委員們還認定,來自越南的輪胎得到了該國政府的補貼。
2020年12月30日,美國商務部公布針對進口自韓國、中國臺灣、泰國、越南半鋼胎的反傾銷初裁稅率結果:其中泰國反傾銷初裁稅率為13.25%—22.21%,越南為0%—22.30%,韓國為14.24%—38.07%,中國臺灣為52.42%—98.44%。此外美國商務部在2020年11月4日公布了針對進口自越南半鋼胎的反補貼初裁稅率為6.23%—10.08%。
頭部企業有能力較快消化雙反的沖擊
從本次公布的終審結果來看,美國針對泰國、越南的稅率較低,預計對這兩地的輪胎出口沖擊較弱。雖然國內頭部輪胎企業如玲瓏、賽輪等都在泰國、越南有工廠,但預計對其影響有限——賽輪兩個海外工廠都位于越南,而美國對賽輪越南工廠生產的輪胎并無征收高關稅。雖然玲瓏輪胎海外工廠位于泰國,但受影響也較小。值得一提的是,玲瓏輪胎塞爾維亞工廠有望在2021年6月投產,屆時可由歐洲工廠出口美國,規避貿易壁壘、賺取價格暴漲的美國市場的利潤。中國輪胎商務網分析師認為,長期依舊看好以玲瓏、賽輪為代表的頭部輪胎企業持續搶占海外市場,布局海外產能依舊是中國輪胎走向世界的必然選擇。
尤其在本次初裁中韓國、中國臺灣遭遇的關稅制裁更狠,這兩地的輪胎出口阻力也更大。其中南港輪胎和泰豐輪胎受影響程度最大,這兩家輪胎企業主打乘用車輪胎,并且主要市場就在美國。據了解,此前在初裁結果出爐時,南港輪胎緊急將把臺灣新竹新豐工廠和大陸張家港工廠進行產能對調,新豐廠生產的轎車以及輕卡輪胎不再出口美國,改由大陸張家港工廠生產出口;泰豐輪胎方面也是調轉供應方向,將產品供應向北美加拿大地區以及非北美市場(如歐洲、中南美等),同時也將推出更多不受關稅影響的輪胎產品,提升這些輪胎的銷售比重。
美國輪胎市場漲價潮或將持續
針對亞洲地區輪胎的關稅壓力,實際上是為了從側面幫助北美市場頭部的輪胎企業占據更多的市場。而作為目前最大的輪胎消費市場,美國相當大程度的輪胎需要依賴進口。據Modern Tire Dealer統計,2020年向美國出口輪胎最多的是泰國,共計4270萬條乘用車輪胎,數量呈現絕對碾壓,韓國、越南皆位居前列。而繼續對進口自亞洲地區的輪胎征稅,最直接的結果就是輪胎漲價。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米其林、固特異、普利司通、優科豪馬等國際巨頭相繼發布北美市場漲價單。米其林和倍耐力指出,價格上漲的原因是原材料價格上漲和市場狀況變化。在整個市場價格整體走高的趨勢下,被征稅的輪胎進入美國市場提價后依然具備很強的價格競爭力。
歐洲市場成為新熱土
自2015年美國向中國輪胎征收高額“雙反”稅開始,我國出口到美國市場的乘用車輪胎數量急劇下降。2014年,中國輪胎出口美國6050萬條,2020年上半年,美國從中國進口乘用車輪胎數量暴跌至僅有90.54萬套,同比下降了42%。輕卡輪胎出口方面,美國已經跌出出口國家前十,2019年出口數量僅為5.44萬噸,464.5萬條,1.52億美元。
與此同時,近兩年中國輪胎企業競爭力在持續提升,進入世界輪胎75強的數量和銷售額占比都呈上升趨勢,中國輪胎龍頭企業以性價比優勢,持續搶占海外巨頭市場份額,中國輪胎企業也不再執著于美國這塊“蛋糕”。目前歐洲、亞洲是中國轎車輕卡輪胎出口最多的兩個地區;卡客車輪胎出口最多的兩個地區為亞洲和非洲。
本次美國“雙反”大錘落下,勢必影響韓國、中國臺灣、東南亞地區的輪胎出口方向。中國輪胎商務網認為,鑒于歐洲國家對進口自亞洲的輪胎的關稅更為“仁慈”,英國此前更是降低對中國輪胎的關稅,歐洲市場或將成為下一片熱土。
綜合來看,本次美國“雙反”結果在預期之內,對中國輪胎企業的影響有限,長期來看不會改變中國輪胎企業崛起趨勢。相反,能夠依靠產品品質升級和產能全球化布局規避影響甚至從中受益的頭部企業將鞏固其“強者恒強”的行業地位。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