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輪胎制造大國,自 2006 年以來產量一直穩居世界第一, 輪胎的總產能占全球總產能的 35%,出口量占總產量約 40%。據中國輪胎橡膠工業協會數據,會員單位42家輪胎產量2020年占中國輪胎產量的 77%左右,前十約占中國輪胎產量 53%,前十利潤約占協會 42 家單位的 97.29%。而隨著輪胎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低端產能淘汰也越來越快。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中國輪胎企業陷入經營危機、倒閉。
昔日山東知名輪胎企業破產
近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顯示,根據債權人的申請,山東省五蓮縣人民法院于2021年2月22日,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喪失清償能力為由作出(2021)魯1121破申1 號民事裁定書,依法裁定受理五蓮縣森龍橡膠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案件。
森龍橡膠隸屬于山東福森工貿集團,始建于2003年。集團下設山東福森工貿集團有限公司、五蓮縣森龍橡膠有限公司、五蓮縣福龍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五蓮縣森龍輪胎銷售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車輪胎研發制造和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
據了解,福森工貿通過了ISO/TS16949質量管理體系。產品通過了國家“CCC”認證,“駝寶”牌輪胎產品獲山東名牌,“駝寶”商標榮獲山東省著名商標榮譽稱號,產品曾是五征集團、唐駿歐鈴汽車、福田汽車、輕騎集團等大型汽車制造企業的優秀供應商。
輪胎產業加速優勝劣汰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全國已經有超十家橡膠輪胎企業被破產公示。玲瓏輪胎在其2020年財報中指出,據中國橡膠協會發布,中國納入統計部門監測的輪胎工廠,從過去的 500 多家已下降到 230 家左右,下降幅度高達59%。
其中通過 CCC 安全產品認證的汽車輪胎工廠,從 300 多家減少 到 225 家。并且大部分輪胎企業是近幾年消失的。據中橡協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納入國家統計部門監測的輪胎工廠約有390家,其中通過CCC安全產品認證的汽車輪胎工廠約275家。也就是說在短短的三年里,納入國家統計部門監測的輪胎工廠少了160家,通過CCC安全產品認證的汽車輪胎工廠少了50家。
是什么讓輪胎企業走向破產?
1、“錢”途未卜
壓垮大大小小的輪胎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往往是“資金”——資金運轉出現困難,生產無法繼續、拖欠供應商和員工的賬款,上游鏈路被砍斷,又談何終端的銷售。而造成輪胎企業出現資金困難的,大多是由于企業進行盲目的擴張或業務的多元化發展。
眾所周知,輪胎工廠的投入常常以億記算。許多企業在沒有仔細觀察市場形勢的情況下下,急于增強自身實力,盲目擴大產能,開始不斷的向銀行和貸款公司貸款。惡性循環一旦開啟,便無法輕易停下。當輪胎企業遇到一丁點的小問題也會迅速被放大,資金緊缺的現狀就會暴露無遺。
2、產能落后,產品缺乏競爭力
作為傳統制造行業領域之一的輪胎制造業,轉型升級這一話題隨著國家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已不是什么新鮮事。縱觀當前中國輪胎市場,行業集中程度越來越高,龍頭企業的行業領導力日益突顯,他們或許都有自己獨特的制勝法寶,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便是他們與時俱進和勇于創新、變革的魄力。
反觀上述走向破產的企業,雖然成立時間不短,但整體產業結構低端,缺乏自主研發能力,沒有打造品牌的能力,而這也是在當下日益嚴峻的市場環境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果只能走低端、模仿的道路,那破產倒閉只是時間的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企業家座談會上強調,要勇于創新,做創新發展的探索者、組織者、引領者,勇于推動生產組織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今天,國產品牌恰逢一個百年未有的機遇和拐點——中國消費市場足夠廣闊,為國產品牌創新發展提供了寬廣的舞臺,對中國輪胎企業來說同樣如此。瞄準市場需求,主動創新,用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制造國產輪胎,深入挖掘企業品牌文化價值,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國輪胎將贏得更大市場,助力人們向著美好生活不斷前行。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