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鎮川埠村的村民反映:村里有不少從事廢舊輪胎翻新生意的小作坊。報廢的舊輪胎經過小作坊翻新后,搖身一變成了“新”輪胎,質量沒保障,安全隱患不堪設想!
4月13日上午,江蘇省市場監管局通過當地電視臺,對此事進行了回應。通過記者走訪發現,川埠村的廢舊輪胎加工小作坊現場臟亂不堪,院子里堆放的廢舊輪胎都有不同程度的老化、破損,有的輪胎表面被磨得已經沒了花紋。
一處輪胎翻新作坊的老板介紹,村里不少人在做這個“生意”,“業務”主要來自兩塊:一塊是委托翻新,收費1800元;還有一塊就是自己收破舊輪胎翻新了直接到市場上賣。而當記者問到翻新輪胎是否經過檢測,老板表示不清楚。
據悉,廢舊輪胎經過修補、打磨、刻紋、刷油4道美容程序翻新之后,外表跟新胎差不多,價格卻便宜一半以上,生意紅火。在另一個作坊,一位翻新輪胎的工人向記者介紹,翻新輪胎一般是供給施工的鏟車,也有一部分供給礦山上的大型作業車輛。這些特種車輛,輪胎磨損劇烈,使用廉價的翻新輪胎可以有效控制成本。
隨后,記者將了解到的情況向當地政府和當地市場監管局等職能主管部門進行了反映。第二天,多個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組,過一天的摸排,發現了20余家輪胎翻新企業,這些加工小作坊大多都是無證經營或者是超范圍經營。
在執法現場,記者再次詢問一位廢舊輪胎加工作坊老板,是否具備相關執照,輪胎是否經過科學檢測。老板表示,輪胎都經過了檢測。“我們自己都有充氣氣壓都有檢測的。”另一位輪胎翻新工人表示,安全不安全是廠里的事兒,跟他無關。
目前,對于這些非法企業,已經進行了斷水斷電、清原料清設備清產品。其余整治將在三天內全部關停取締到位。
省市場監管局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副處長劉先智表示,非法翻新輪胎對社會的危害很大,很容易造成側翻或者爆胎,不僅影響車輛操作人員的安全,也會對周圍路過車輛造成危害。
據悉,《循環經濟促進法》明確規定國家支持企業開展輪胎翻新,工信部先后出臺廢舊輪胎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對從事輪胎翻新的企業設置了準入的門檻,對質量保證體系也提出了要求。
而上述的小作坊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因此產品質量也無法得到保證。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