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來自月球的一捧土壤,成功返回地球。這是我國航天事業的一次重大突破,更重要的是嫦娥五號搭載的均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技術,向世人展示了中國航天技術的強大實力。嫦娥五號的成功確實讓人為之振奮,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太空計劃上,我國輪胎企業早已有成功案例,并且在未來很有可能會成為主力。
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如此高精尖的技術怎么會和常見的輪胎扯上關系?
登月計劃中完成樣本采集工作主要工具就是太空車,而太空車對于輪胎的要求非常高。首先符合月球工作環境前提是要有足夠的彈性,即使在坑洼不平的月球表面也要能快速恢復原本的形狀,使其能夠平穩行走。最重要的是在完全沒有重力的月球上,輪胎要足夠支撐太空探測車的重量,并且能保證持久的耐用度。以上種種苛刻的條件對于輪胎企業的研發和生產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而國內龍頭瑪吉斯輪胎就有成熟且成功的開發經驗以及生產技術。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自己的太空車上配置了來自中國的瑪吉斯輪胎bighorn系列,這標志著瑪吉斯成功走出國門,走向太空。
*美太空檢測車使用瑪吉斯 BIGHORN輪胎
瑪吉斯輪胎1967年創立于寶島臺灣,在1990年時就打入了美國市場,并在1991年率先在大陸廈門設廠。經過近30年的耕耘,如今的瑪吉斯在全球共設有11個生產基地,擁有美國,荷蘭,臺灣,昆山等5個研發中心。產品銷售已經遍布全球180多個國家。作為國內規模較大的輪胎生產企業,瑪吉斯從始至終專注于技術的革新,不惜斥巨資打造了全新的研發中心,投資1.5億美元修建專業的輪胎測試場。先進的檢測技術,配套齊全的設備都保證了瑪吉斯輪胎超強的產品力與優質的服務力。
瑪吉斯輪胎雖然已經大放光芒,但仍然沒有停下發展的腳步。作為代表中國的輪胎新勢力,瑪吉斯已經成為全球輪胎十大品牌之一,年銷售額逐年攀升,目前包括歐美,日韓,國內自主的40多個汽車品牌,100多款車型都配置了瑪吉斯原裝配套輪胎,而且瑪吉斯目前已經開始進軍新能源汽車的市場。
不遠的將來,瑪吉斯仍然堅持精益求精的品質策略,為我國輪胎產業添磚加瓦。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