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汽車銷量回升幅度超預期
最近兩個月,中國汽車銷量回升得比較快。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6月份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1.6%,7月份銷量同比增長16.4%,1-7月份累計銷量同比下滑幅度收窄至-12.7%。
這一變化超過了許多人的預判,當然也超出了該協會的預期。僅僅三個月前的5月份,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曾預測:樂觀的判斷,如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今年銷量同比下降15%;悲觀的判斷,如果海外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影響我國外向型經濟發展,今年銷量同比下降25%。
面對超出預期的增長,該協會與時俱進,迅速調整了預測值。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判斷,今年銷量收縮到個位數是完全可能的;更進一步,他預測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中國汽車年銷量3000萬輛不是問題,3500萬輛也是可以期待的。理由是中國汽車人均保有量和人均GDP相關,還有很大的空間,翻一番也是可能的,只是時間問題。
更有甚者,汽車之家聯席總裁張京宇預測,中國乘用車銷量從今年起五年內將保持年均5.4%的增長,遠高于過去五年的2.1%,到2029年僅乘用車年銷量就可以突破3000萬輛。
對于他們這樣的判斷,我認為還是過于樂觀了!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分析,今年真正拉動汽車銷量回升的是商用車,6月份,乘用車同比僅增長1.8%,而商用車銷量同比增長63.1%;7月份乘用車同比增長8.5%(去年基數較低),商用車同比增長59.4%。商用車的大幅回升主要受益于基建投資大幅增加,以及老舊房改造大規模啟動等政策的拉動,此外還有環保嚴格帶來的更新、超載治理、疫情期間高速免費與下崗百姓自謀職業等因素。
關于乘用車的回升,與新能源汽車由負轉正多少也有關系。7月份,在部分地方政府增加限購牌照和增加購車補貼等政策的刺激下,銷量實現了19.3%的增長,推動了整體乘用車市場的好轉。
關于整體市場的回升,與經銷商庫存增加也有關系。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7月份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91,同比上升了9.4%,環比上升了10%。
此外,還可能與個別廠家產銷數據加“水份”有關系。由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產銷數據由主機廠自行上報,而并非公安交管部門的上牌數據,因此不僅滯后市場,而且也有“加水分”的空間。據了解,為了滿足上面數據增長的需要,過去讓經銷商先買斷等操作的辦法,現在個別廠家也開始用上了。
最近,本人到武漢參加“第十二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在高架上看到武漢這個汽車生產基地一個又一個工廠停車場里停得滿滿當當、一望無際的汽車。感嘆場面壯觀的同時,我在想,現在車市真的在像統計數據那樣火嗎?
對于接下來五個月的汽車銷量,我個人持謹慎樂觀的態度。首先,商用車單月銷量是否可以繼續保持這樣的高速增長,值得觀察;其次,去年從8月份開始銷量逐月大幅回升,導致基數較高;再次,今年以來政府調控力度大,基建投資快速到位,股市也形成了一輪“牛市”,表面好像讓人感到形勢比疫情發生前更好,不得不說這為經濟回升創造了良好的氛圍,但實際上絕大部分公司效益仍是下滑的,員工收入是減少的,它最終會不會逐步反映到市場上來,值得關注;還有,秋冬季來臨,某些地方是否會再度受到疫情防控的影響,也有不確定性。
因此,我個人仍然維持從3月份以來的基本判斷,2020年中國汽車銷量下滑幅度在10%-15%之間。
同時,我判斷,明年中國汽車市場將繼續探底!主要原因是今年各個地方政府為了保增長,采取的措施太多了,花的錢也太多了,財政不可能持續刺激,因為還要去保基本的民生。隨著車市一系列刺激政策的退出,加上國際上不確定性因素帶來的對經濟的影響,車市可能會繼續小幅下滑。
至于未來能不能快速回升到3000萬輛,甚至高歌猛進到3500萬輛以上,本人過去的文章已經談過多次,也不想在這里贅述了!這里只是想說,現在中國9.64億人月收入不到2000元,而且老齡化在加速,出生人口逐年在減少,再就是大城市容量有限,共享出行等公共交通工具的替代等,因此,單純用人均保有量來預測年銷量峰值不一定科學。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汽車行業還是要做好中國車市低速運行的準備!
作者孫勇為資深汽車評論家、“老孫論車”微信公眾號創始人,現任中德諾浩汽車職業教育研究院院長,擁有十二年汽車媒體工作經歷,曾任新華社所屬經濟參考報汽車周刊編輯部主任、人民日報旗下中國汽車報副總編輯;十年汽車企業工作經歷,曾任奇瑞汽車經管會成員兼銷售公司總經理、南京菲亞特副總經理兼商務部總經理、國機汽車(中進汽貿)董事兼副總經理。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