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輪胎行業競爭日益白熱化,本來一條輪胎10塊、8塊利潤,在價格戰下,只有兩三塊。有輪胎廠家指出,在電商等渠道的沖擊下,甚至到了一條輪胎只有5毛錢利潤的地步。越來越微薄的利潤,讓部分經銷商開始尋找其他的銷售渠道以提高自身的利潤,例如,很多經銷商便把目光盯上了司機群體,開始直接向負責區域的司機銷售輪胎。
經銷商同個體司機直接交易
據報道,一位門店老板稱,經銷商賣給門店的價格960元,賣給個體車老板的卻只有950元,比門店的價格還低。一位輪胎店老板反饋稱,很多經銷商直接向車主賣輪胎,價格還和輪胎店一樣甚至更低,直接破壞了市場規則。
經銷商串貨行為頻發
今年3月,建新輪胎(福建)有限公司也發出了嚴禁串貨的通告,建新輪胎表示,為防止串貨,現要求各個代理商只允許把輪胎銷售至輪胎修補店和車隊使用,代理商應加上代理區域的市場管控,不允許代理商及其代理區域的修補店將輪胎銷售給胎販子,如有發現經銷商擾亂市場秩序,建新輪胎將直接取消其代理權。
8月6日,山東凱旋橡膠有限公司發布通告,對存在串貨行為的無錫魯鄆昌貿易有限公司罰款5000元。通告指出,2020年7月,江蘇無錫美路達品牌代理商無錫魯鄆昌貿易有限公司向安徽馬鞍山地區串貨輪胎5條,該行為擾亂了安徽馬鞍山地區美路達品牌的正常銷售,因此決定給予該經銷商嚴重警告并罰款5000元,限期3日收回串貨輪胎的處理決定。
串貨行為在輪胎行業內由來已久,甚至不乏訴諸法庭的案例。作為普利司通的代理商,張家口同創貿易有限公司于2019年因串貨問題將普利司通告上法庭。此前,同創公司因“跨區域銷售”被罰款約18.32萬元,相關獎金和回扣也受到影響,各項金額累計高達100萬元,同創貿易有限公司對此不服便將普利司通上了法庭。
惡性競爭只能飲鴆止渴
中國輪胎商務網分析師認為,低迷的行業走向,激烈的市場競爭,讓許多亂象開始浮出水面。但無論是經銷商直接向個體消費者低價出售輪胎,還是經銷商之間的串貨,可以說都是在作繭自縛,這樣做得到的利益只是暫時的。經銷商的主要銷售對象是輪胎店,輪胎店沒有利潤,失去對經銷商的信任,合作必將難以為繼,長遠來看,是撿了芝麻丟西瓜。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行為還損害了其他行業同仁的利益,對整個輪胎市場的秩序造成打擊。
今年在疫情的沖擊下,輪胎市場無論是內銷還是出口,都遭遇不小的打擊,大半年已經過去了,銷量銷額等數據仍在同比下滑。面對行業的困境,輪胎廠家、經銷商和輪胎店主應同心協力,提高共同利益的意識,擺脫低價競爭,從質量、品牌、服務等方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才是立足市場、實現長久經營的正確方向。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