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許多輪胎企業(yè)都紛紛發(fā)布調價通知,上調了旗下部分輪胎產品的價格,對于調價的原因,許多輪胎企業(yè)提到是由于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所導致的,這也讓業(yè)界紛紛猜測,低迷了大半年的輪胎價格,是否真的要迎來漲價潮了?
原材料漲價影響有限
一些業(yè)內人士斷定輪胎漲價成定局,一個主要原因是近日天然橡膠價格上漲明顯,滬膠繼續(xù)上行,新的主力RU2101合約最高已12700元,成交量也隨著放大。但是從輪胎制造工藝上看,只有全鋼胎對天然橡膠的依賴較大,約占原材料的70%;而半鋼胎合成橡膠使用比例更大,在天然橡膠價格高位時,部分還可替代為合成橡膠。因此,天然橡膠價格的上漲,對全鋼胎原材料成本影響較大,進而影響出貨價格;而對半鋼胎價格影響有限。
輪胎另一原材料炭黑的價格波動也引起了漲價猜測——全球炭黑巨頭卡博特公司發(fā)布一份產品漲價,對CAB-O-SIL? 氣相及膠體法二氧化硅以及CAB-O-SPERSE? 水性分散液的價格上調10%。國內也有炭黑公司價格上漲,江西黑貓?zhí)亢诠煞萦邢薰咎亢诋a品均價在4月份環(huán)比下跌698元/噸,6月份開始炭黑產品售價環(huán)比止跌回升,進入7月份后,其炭黑產品售價有較快上漲,但是分析認為,目前的上漲僅是補回前期下跌的缺口。
國內炭黑行業(yè)另一個巨頭龍星化工也認為,目前炭黑市場供大于求,競爭激烈,炭黑企業(yè)議價能力較弱,炭黑價格受下游需求限制上漲乏力。整體分析看出,原材料價格的上調,對國內輪胎制造成本影響有限。
內銷市場還未全面恢復
從各個輪胎企業(yè)公開的上半年財報分析可以看出,中國市場是目前全球輪胎市場恢復速度最快、市場需求逐步由負轉正的銷售區(qū)域,但即便如此,國內市場需求也遠不及去年同期水平。配套板塊市場需求恢復明顯,據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6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79.8萬輛和176.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2%和1.8%,不考慮供應鏈的延遲效應,也就是配套半鋼胎的供貨量增加了約12.2%。6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52.7萬輛和53.6萬輛,產銷同比分別增長77.9%和63.1%,即全鋼胎需求量同比上漲77.9%。
而替換板塊則顯得較為平淡,拋開輪胎自然老化問題,客運量很大程度決定了替換輪胎的市場需求數據顯示,2020上半年全國公路客運量(包含客車和轎車)累計293613萬人次,同比去年降低55%,從每月來看,客運量逐月增加,但是上漲乏力,短時間內很難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因而,國內半鋼胎的替換需求量不容樂觀。在貨物運輸方面已經恢復去年同期,并且略有上漲,全鋼胎的替換市場信心較足。
綜合來看,目前內銷輪胎市場還處于追趕去年同期水平的階段,尤其半鋼胎市場還稍顯疲軟,增長步伐落后于整體。因此,對于還有大量庫存需要消化的輪胎廠家來說,國內市場還未恢復到能同期的消化水平。
外貿出口受限
目前除中國以外的市場許多還處于負增長狀態(tài),以美國為例,美國是全球最大的乘用車市場,一直以來都是無數輪胎企業(yè)的必爭之地。但相比于2019年,美國輪胎市場需求量暴跌。8月3日,美國輪胎制造商協會公布了2020年美國輪胎市場最新的出貨量預測,預計2020年全年輪胎出貨量約為2.794億條,同比2019年的出貨量預計將減少5330萬條。其中乘用車輪胎以及卡車輪胎原配市場出貨量預計總計將減少1470萬條,替換市場出貨量將減少3870萬條。
此外,全球疫情依然沒有得到控制,加上美國貿易壁壘,出口形勢不容樂觀。中國輪胎40%-50%依賴出口,疫情沖擊力下,今年出口交貨值下降嚴重,國家海關總署統計,1-6月份,全國新的充氣橡膠輪胎出口重量下降20.7%,輪胎出口數量下降21.2%,出口金額下降25.3%。
漲價僅個別行為
據中國輪胎商務網(www.jppiwci.cn)獲悉,7月份首先傳出漲價信息的是普利司通,漲價時間是2020年9月1日起,而且主要針對歐洲,中東,印度,非洲(EMIA)地區(qū),跟國內市場沒有任何關系。
而之前瘋傳的建新輪胎漲價通知,只有某一熱銷規(guī)格12.00R20-575標載在原價格的基礎上上浮50元/條;和達橡膠也僅僅在9月1日起,對“盾輪”、“KING BOSS”部分產品價格上調1%-3%。此外,上半年為搶占市場,近幾月國內一線品牌推出政策刺激,部分規(guī)格實行5%-10%大幅降價促銷,價格調研結果顯示,主流品牌價格同比下降至少4%。在降價主旋律下,漲價只是個別行為,或者不能稱之為漲價,而是部分上調。
同時,疫情的到來也使消費者更為理性。根據慢慢買數據統計,由于沒有六月電商平臺618那樣的大力度促銷活動,七月份天貓、京東的輪胎品類相對六月銷量環(huán)比大幅下滑,甚至低于上半年其他月份,零售市場的需求依舊較為保守。從統計數據看,輪胎電商的均價也沒有明顯的漲價趨勢,整體走向平穩(wěn)。
綜上所述,原材料價格有所上漲是真,但遠沒到帶動輪胎市場整體漲價的地步。內銷、外貿市場都還未全面復蘇,加上消費者更加理性,廠家?guī)齑嫦膲毫θ暂^大,市場競爭依舊激烈,部分企業(yè)或以價格上調為契機,刺激出貨量,但不會引發(fā)大范圍漲價潮。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fā)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