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國《tyrepress》雜志根據34家輪胎企業的2019年的營收和利潤情況,發布了2020年度的全球輪胎企業34強排行榜。但在本年度的排行榜中,《tyrepress》統計玲瓏輪胎的數據錯誤,導致玲瓏輪胎的排名不正確。
據中國輪胎商務網(www.jppiwci.cn)獲悉,玲瓏輪胎2019年的總銷售額應該為171.64億人民幣,相比2018年有了大幅度提升,排名從去年的從17位躍升至第14位。現將更正后的最新排行榜發布如下:
注:
1、由于匯率,數據會有所差別。本文數據統一采用匯率為:1歐元=7.9366元人民幣,小數點保留后兩位。
2、本榜單排名順序是根據34家輪胎企業輪胎部分的銷售額。
3、n/a為數據沒有統計。
銷售額變化
根據《tyrepress》雜志的統計,相比較2018年,有18家輪胎企業總銷售額在上升,15家輪胎企業總銷售額在下降,1家未統計。詳細如下:
相比較2018年,統計的34家輪胎企業中,米其林的銷售增幅較大,增幅達167億元,這主要得益于米其林在2018年巨資收購了英國芬納和加拿大卡速摩集團,使米其林總的銷售收入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其中,雙錢輪胎下滑幅度最大,銷售收入下滑達65.02億元。
受匯率影響,數據有所差別,但大部分企業變化不大。
輪胎大國名副其實
一直以來我國都是輪胎大國,國產輪胎企業的數量一直令值得國人驕傲的。在去年的全球輪胎34強排行榜中,中國企業就占了12席。在今年最新的34強中,國產輪胎企業數量和排名保持穩定,占比依舊超過三分之一。此外除了玲瓏輪胎排名上升以外,賽輪輪胎也從去年的18名升至17 名,風聲輪胎由第31名升至30 名。
值得注意的是,除印度外,緊隨我國之后的韓國、日本、美國的不少輪胎企業也在中國有大量的業務。其實,中國市場在國際上一直是一塊大蛋糕,消費體量和創收能力都位列翹楚。如何爭奪中國市場,將是外資和國產輪胎企業需共同研究的持續性課題。
輪胎強國還有差距
雖然上榜企業中中國輪胎企業占比較大,但從排名數據來看,依舊是外資企業占據上游位置。今年的前十名同去年保持一直,仍然是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異、德國馬牌、住友橡膠、倍耐力輪胎、韓泰輪胎、優科豪馬、中策橡膠和正新橡膠。而其中僅有中策和正新為中國企業,且銷售額較前三名差距較大。
榜單前十企業銷售額對比
分析上榜企業的銷售額可得出:前十名的銷售額總量里,德國馬牌和普利司通占比超過半數,達52.15%,米其林占比17.15%排名第三。
輪胎業務占比
在本次的企業排名中,《Tyrepress》同去年一樣,特地將輪胎部分的銷售額與銷售額區分開,以進一步分析輪胎企業在輪胎業務上的銷售能力和盈利能力。從今年的數據來看,固特異、倍耐力、韓泰輪胎、正新橡膠、賽輪集團、三角輪胎等輪胎企業的輪胎營業額占比近100%。說明了它們在輪胎方面更為專精,營業額數據也更加準確真實。
利潤對比
今年《tyrepress》雜志同期還發布了全球輪胎34家輪胎巨頭營業利潤和凈利潤數據。
在營業利潤方面,德國馬牌以256.66億元位居第一,米其林位居第二,普利司通位居第三,三家輪胎巨頭營業利潤均超過了200億。
中國輪胎企業排名第一的為玲瓏輪胎,高居全球第7位,營業利潤為22.42億元。
在凈利潤方面,排名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德國馬牌雖然營業利潤高居第一,但凈利潤卻以-97.22億元墊底。而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倍耐力依舊保持領先位置,盈利情況良好。普利司通以190.38億元位居第一,米其林的凈利潤以137.3億位居第二,倍耐力以40.79億位居第三。
今年還出現了一匹黑馬——芬蘭諾記輪胎以31.74億元的凈利潤位居第4名。據了解,芬蘭諾記輪胎在2019凈利潤同比上漲35%,而2019年諾記利潤率達到25%,遠高于其他輪胎企業。
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國內外輪胎市場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沖擊。多家輪胎企業均表示2020年上半年在銷售收入、利潤方面有很大幅度的下滑,企業也因此加快了轉型升級的步伐。當下的困難是阻礙,更是一個契機,期待各國輪胎企業經此一戰,在下半年、2021年有更出彩的表現。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