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由于受限于技術原因,智能輪胎的概念雖早已有之,但大多只停留在理論層面。近些年,隨著新技術應用的不斷成熟,智能輪胎也開始逐漸落地,成為下一個產業風口。
從概念走向現實
為了提高車輛行駛的安全性和燃料利用率以及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各大輪胎品牌開始了創造更智能輪胎的競賽。
前不久,在5G汽車協會組織的2019“汽車聯通萬物的5G之路”活動上,知名輪胎廠商倍耐力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個5G增強ADAS服務(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案例,裝有傳感器的倍耐力Cyber輪胎可以將路面信息傳遞給其它車輛。由此,倍耐力成為目前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能將智能輪胎監測到的路面信息通過5G網絡進行傳輸的輪胎公司。
倍耐力方面表示,輪胎是車輛與地面的唯一接觸點,在5G網絡的支持下,輪胎可以將車輛和駕駛者進行互聯,甚至可以覆蓋整個道路基礎設施。未來,倍耐力Cyber輪胎除了能提供輪胎模型、里程、動態荷載等相關數據外,還能提供路面積水以及抓地力不足等潛在的危險信息,幫助車輛改進操控和駕駛輔助系統,提高安全性、舒適度和性能表現。
作為特種輪胎領域的先驅,芬蘭的諾記輪胎公司正向輪胎的數字化和實時管理邁出了第一步。日前,諾記輪胎公司推出了基于物聯網技術的Intuitu解決方案,將配備傳感器的智能輪胎與移動應用程序結合,后者可以記錄輪胎傳感器送出的各項數據,讓駕駛員能隨時了解胎壓和胎溫,防止輪胎損壞,并警告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從而提高使用效率,降低爆胎危險。
錦湖輪胎也在努力推進自己的“Smart Tire”項目,利用輪胎進行數據搜集及自動駕駛。為了更好地實時管理輪胎,監測路面情況,錦湖輪胎在Multi Sensor(多感官探測)、Wireless Power(無線充電)和Business(商業化)方面進行了技術探索。
固特異則走得更遠。在去年的日內瓦國際汽車展上,固特異展示了概念輪胎“oxyne”,使用光通信(LiFi)來提供高容量移動連接,將輪胎連接到物聯網,并使其能夠與車載計算機交互。
技術加速產品迭代
所謂智能輪胎,是指胎內裝有計算機芯片,或將計算機芯片與胎體相連接的數字化輪胎。它能自動監控并調節輪胎的行駛溫度和氣壓,使其在不同情況下都能保持最佳的運行狀態。
不過,隨著輪胎的發展越來越人性化,其內涵已不僅限于此。事實上,目前輪胎是汽車上智能化程度最低的零部件之一,因此給工程師留下了足夠大的思考空間。
如今,大的輪胎制造商已開發出多種智能輪胎技術及產品,試圖讓輪胎多些“智慧”,以改變人們對輪胎的固有印象。
據了解,當下的智能輪胎,一般都能收集、傳輸有關自身所處環境的所有信息,并對這些信息作出正確判斷和處理,比如,當輪胎氣壓超過或低于設定值、輪胎溫度超過設定值或者有人偷拆輪胎時,智能輪胎就會自動鳴笛報警。
不僅如此,有的智能輪胎還擁有歷程可追溯性記錄功能。所謂歷程可追溯性記錄,就是要求輪胎在制造-出廠-使用(包括維修和翻新)-報廢的全過程中,每一階段均可以形成資料,而且能隨時提檔查閱。歷程可追溯性記錄的內容包括輪胎的身份(即輪胎品牌、生產序列號、生產廠址和生產日期)、輪胎的戶籍(通常包括汽車主軸號碼、輪輞號碼)、輪胎的使用資料(即歷次出車時輪胎的溫度、充氣內壓、速度、受力和變形等數據以及歷次翻新與修補情況)等。
目前來看,各大廠商尋求實現歷程可追溯性記錄的途徑,主要是給輪胎裝上RFID(射頻標識)卡。RFID卡是一種具有電腦功能的微型卡式傳感器,它包含了從信息搜集、信息處理到信息發送所必需的全部部件。
此外,輪胎在行駛過程中會因摩擦生熱升高溫度,加速橡膠、簾線等高聚物的降解,從而導致輪胎使用壽命縮短。對此,一些廠商就會裝備一套溫度監測系統,它由兩部分組成:植入輪胎胎體內的微型傳感器負責探測,傳輸輪胎溫度數據;裝在汽車駕駛室內的接收器/數據讀出器,負責接收和顯示數據,使司機能夠隨時了解輪胎狀況。
當然,監測輪胎壓力和溫度只是開始,隨著5G與AI(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興起,智能輪胎也在迭代,現在它已可以收集道路狀況或駕駛員行為等數據,努力成為車輛的“感覺器官”。
漸成產業新風口
業界認為,智能輪胎是利用信息技術對傳統輪胎制造技術進行改造的產物,它促進了輪胎制造過程中信息技術和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為輪胎業創造了快速發展的機遇。
這主要表現在,傳統輪胎沒有行為數據積淀,導致輪胎的安全沒法保障,成本居高不下,而智能輪胎由于嵌入了傳感器和芯片,可以記錄產品的各種信息,從而實現了對輪胎生產、倉儲、運輸和維修服務整個過程的跟蹤和網絡化信息管理,增加了輪胎產品的價值。因此,準確地收集輪胎行為數據與互聯網結合,將成為輪胎制造業新的掘金石,甚至改變整個輪胎業的商業格局。
不過需注意的是,智能輪胎雖然擁有巨大的發展前景,但從現階段來看,它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在材料、制造以及傳感器等方面仍面臨不小的挑戰。比如,將傳感器嵌入輪胎中,由于制造過程處在高溫高壓環境下,嵌入其中的傳感器和電子芯片極易受到環境影響導致性能下降或靈敏性降低,這就導致在制造環節就需要針對這一問題在制造工藝上進行改進。
另外,由于輪胎使用環境比較復雜,而輪胎內傳感器會受到震動以及輪胎內胎壓等因素影響,導致對于電子芯片和傳感器的性能有更高的要求,隨之而來的就是制造和后期維護成本的增加。
不過,好消息是,物聯網、大數據和AI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制造成本的不斷降低,一方面為智能輪胎的發展拓寬了道路;另一方面,用戶對駕駛安全性的要求越來越高,作為汽車唯一與路面進行接觸的部分,輪胎更是行駛安全的重中之重,智能輪胎好壞的影響,甚至不亞于發動機。
正因為如此,智能輪胎無疑成為智能汽車的一大風向標,并逐漸站上產業風口。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