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家有一朋友,盤算著在合適的位置開上個汽車修理廠,加輪胎售賣和汽車美容,來個前修后店的一條龍服務。依靠流程、價格不透明、信息不對稱和各種坑人手段,欺騙廣大人民群眾。我已經嚴厲譴責了他,并懲罰他吃了三大口青芥辣。
當然,他也是開玩笑。畢竟開店就奔著坑蒙拐騙的也沒那么多,誰還不想做個百年老店呢?只是不得不承認,在很多人的經驗里,多年來這個市場就暴利,混亂的供應鏈、非標準化的服務……
不管汽修店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假貨就是充斥市場,服務問題就是遍布,而最終承受代價的是我們的消費者。這種狀態還會持續很久嗎?
1
中國汽車保有量突破了2.5億輛。根據估算,僅汽車清洗維護市場就有4000億的規模。
市場很大,我老老實實做個小店難道沒有機會?也許真沒有。
沒事可以開著你的“天子駕二”在周邊巡視一下,如今哪怕一個二三四線城市,汽車維保品牌數量就可能有好幾百個——沒錯,除了少數連鎖品牌、4S店,其他都是一家一個品牌。
業內人都知道,4S店現在都90%以上盈利艱難了,憑什么你一個小店,就能雄霸一方,作威作福?
過去大家可能不知道賣個經銷商給的假貨有多少返點,以及多久保養一次,保養用不同的機油,其中有多少貓膩……但是現在信息已經很透明了,坑蒙拐騙的野路子多,但是車不來了你有啥辦法?
退一萬步說,哪怕默認汽車養護有坑,如果你是消費者,那你選大型連鎖店還是小店?要記住,市場越混亂,消費者越不可能信任蓬頭垢面的小養護店。
從股市到P2P,再到XX幣……雖然我們已經當了無數次韭菜,但是我們也是會成長的!
長期無序混亂,市場規模龐大,用戶痛點明顯,這是典型的藍海市場,可以說,誰改造成功誰就是這個行業的領導者。
原本這一切的變化都很慢,但互聯網的發展加速了這一歷程。
2
這些年來,我們知道幾乎每一個傳統的線下市場領域都經歷過野蠻生長,到互聯網模式涌現,資本入局,再到大型企業和品牌改造生態,再到逐漸規范市場,剔除市場劣幣的過程。
二手車的線上交易,滴滴,或者是各種電商平臺對傳統行業的顛覆,莫不如是。
其實,巨頭切入汽車養護市場已經經歷了五六年時間,而今早已抵達時代的轉折點。不僅熟悉汽車養護的巨頭早已奠定了市場的頭部地位,連一些汽車垂直行業外的互聯網巨頭,也把手插了進來。
他們左手拿著大數據,右手解決消費痛點,挾互聯網之威,與年輕的消費者站在了一起。可以說很多傳統汽修店,在這一輪變革中,已經徹底敗下陣來。
你如何跟互聯網模式加持新興企業競爭?APP價格透明,投訴反饋迅速,流程標準……是靠發傳單,還是更會騙人?甚至我霸占一條公路,一面撒在路上釘子,刮漆,一面把車拖回來處理?
中國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互聯網行業總是從消費者的痛點出手,卡住傳統行業暴利源頭的咽喉。
而在中國,消費者早就飽受汽車養護行業的欺凌。養護一次,價格高昂,還給人指定安排各種根本不需要的服務,消費者還無可奈何。修一次當然還可以偷換零件,就換個機油也可能是假冒產品。
調查顯示,近60%的中國汽車用戶在自己的汽車上發現了假冒產品,這甚至是許多車禍的原因。
反正如果是我當慣了冤大頭之后,一旦有人解決這個問題,我一定會用腳投票。
所以很多新型的互聯網養車企業進入市場后,都是迅速打起“正品+專業”的大旗,一手抓正品解決假貨問題,一手抓專業解決服務不標準的問題。
他們領銜的行業巨頭,通過品牌優勢、流量優勢與國內外知名企業簽訂協議,以更低的價格高效地拿到正品。
游戲規則正在改變,坑蒙拐騙的套路還能玩多久?
3
玩不過大型連鎖品牌,幾乎是任何一個C端服務行業的特征。或許有人會覺得,時代在變,我跟著變就是。我也改邪歸正,拼服務,拼產品,夾縫中也可以生存,何況市場這么大。
不過市場再大,和弱者的關系也沒有多大。
肯德基和麥當勞入局中國后,連鎖店遍布全國主要城市,其他人只能做“麥當基”和“肯德勞”,去了消費的人都知道這些店的成色。
肯德基和麥當勞最引人注目的是標準化流程,薯條“最佳賞味期”7分鐘,超出時間就丟掉的傳說一直在江湖上流傳。
標準化給人一種“心里有底”的信念,外出時面對參差不齊各色餐館時,如果不確定吃什么,連鎖餐館會是很好的參考。
汽車養后的巨頭和品牌入局后,首先瞄準的也是標準化體系。無論是產品還是服務,都要求做到全國一致。這是小的養護門店無法做到的,甚至小型區域性連鎖店,也長期依賴非標的服務方式生存。
如果說以前,在4S店和傳統汽修店之間,還存在一條模糊地帶,讓他們在那里可以靠著熟人關系和填補空白區域活著的話。那么而今互聯網已經將全國市場連接一片,標準化服務所到之處,原本野蠻生長的土地將寸草不生。
如今,產品和服務的標準化建設,在領軍者的推動下,已經成為行業共識。當養車行業的服務標準被消費者接受之后,留給其他人的只有跟進和學習。但是他們很快會發現,受傳統慣性制約已久的傳統汽修店,都必然遭遇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尷尬。
這是傳統汽修店與生俱來的基因,是他們拼盡全力也無法改變的悲慘現實。因為如果拼得太猛,可能增加的成本會把全部身家都拼進去。
最終結果依然是消費者憑借自身體驗,用腳投票。
4
事實上,整個汽車后市場,不但是傳統汽修店、汽配城已經沒有機會了,就算是后入局的互聯網企業和資本也已經沒有機會了。
整個行業競爭格局的變化,也就是三個因素,資本的介入,發展的時間和供應鏈的強弱。
在資本角度,國內的互聯網資本中,BAT已經有百度、騰訊、阿里均已入場,并站好了隊伍。強力的互聯網資本不僅有錢,還有巨大的流量資源,可以有效將客戶引導到服務平臺。
另一個問題是,行業內排行最前的企業,在規模上已經20倍于排名第二,第三的企業,行業的格局已經基本形成。就算哪個資本特別有錢,殺進來改變格局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在汽車后市場配件供應鏈領域,他們都希望合作的平臺布局深,影響廣,因而優質的供應鏈企業只會優先選擇行業最前的企業。
這個時代的一個真理是:優勢資源只會向優勢平臺聚集。無論是資本還是客戶,以及各種配套只會傾向于后市場的大佬們。
很多人還心存幻想,認為汽車后市場還有一輪巨頭更替的洗牌場面,傳統汽修店還有生存的機會。事實上,這一輪洗牌里,他們才是被洗掉的那一個。老大和老二打架,結果是老三死了的結局,還會一再上演。
這個世界不缺乏奇跡,但在此時,沒有奇跡。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