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海關總署發布了2019年上半年中國輪胎出口數據。
今年前6月,中國輪胎累計出口量為24891萬條,較去年同期增長了5.4%。今年上半年輪胎出口量整體變動幅度較小:1月份出口量較高,達到4522萬條;由于2月春節假期,輪胎出口量有所下滑,但隨后的3月至6月均呈現增長態勢。
其中六月份出口數量最多,達到了4610萬條,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5.7%,創下5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總署
出口金額方面,2019年上半年中國輪胎出口金額達到了5033410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8.3%。前六月僅有3月與6月突破90億元出口金額大關,其中6月是伴隨著出口量而上升,3月則是因為輪胎行業漲價潮的影響。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總署
回顧近兩年來的輪胎出口變化,出口量與出口額均呈現波動上升的態勢,這也說明了我國輪胎在國際市場的地位與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占據了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總署
中美貿易摩擦加劇 輪胎企業海外建廠“曲線救國”
2019年上半年,中國輪胎外貿出口遭遇前所未有的壓力。
2019年2月15日,美國商務部將對華卡客車輪胎的"雙反"稅令刊載在美國《聯邦公報》上,美國海關從即日起對稅令中涉及的產品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
5月7日,美國商務部宣布,撤銷對中國非公路用輪(OTR)的“雙反”稅令。
5月10日,中國商務部證實,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從10%調整至25%。其中調整關稅的商品囊括了幾乎所有類型的輪胎。
6月28日,G20峰會上中美兩國元首會晤,并達成共識,決定重啟貿易談判。但是,輸美輪胎產品需要繳納的25%關稅,卻一直沒有消除。
美國作為中國輪胎出口的最大市場,此次貿易摩擦加劇影響了許多輪胎企業的出口生意。為了維持輪胎出口生意,規避國際貿易壁壘,越來越多輪胎企業加入了海外建廠的隊伍中。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成為了中國輪胎企業海外建廠的首選國家。
這部分國家大部分處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夠提供部分優惠政策,有利于企業在當地建廠和發展。另外,這些東南亞國家的原材料價格和人工成本相對較低,能夠減輕企業生產成本。
隨著全球化經濟的發展,中國輪胎企業海外建廠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不僅是為了規避貿易壁壘,更多的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必然選擇。海外建廠有利于中國輪胎企業更好地融入世界市場,開拓產品出口渠道,在競爭中提升輪胎產品的質量和科技水準,完善全球化發展布局,助力中國輪胎品牌影響力。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