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成為最近中國輪胎企業不愿面對的一個詞。
近年來,隨著中國輪胎發展擴張,我國的輪胎出口量占到了總銷量的40%左右,整個行業對出口的依賴程度非常高。其中,最大的出口市場就是美國。
今年,由于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以及汽車銷量下滑等不利因素,我國輪胎出口壓力巨大,全鋼胎出口出現負增長,出口量為76.6萬噸,同比降低了3.2%。
為規避貿易摩擦加劇帶來的風險,不少中國輪胎企業早在幾年前就開始進行海外布局,通過海外建廠的方式實現曲線救國。其中,大部分企業都擇址越南和泰國兩地,當中不乏賽輪、中策、玲瓏、森麒麟、雙錢等等這樣的知名企業。
越南與泰國究竟有哪些優勢吸引著這些輪胎企業落戶建廠呢?其他輪胎企業現在進駐又是否會太晚了呢?今天就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原材料、勞動力、貿易渠道
成為越南與泰國吸引輪胎企業的最大優勢!
據了解,一條輪胎所需天然橡膠的比重能達到40%-50%,越南與泰國同為東南亞國家,均有種植天然橡膠。其中,2018年泰國橡膠出口總量為461.4萬噸,出口到中國為283.5萬噸;越南則出口了156.5萬噸橡膠,出口到中國為14.9萬噸。因此,在這兩個國家建設輪胎廠,能夠借省下一大筆橡膠進口稅。
另外,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也是吸引中國輪胎企業落戶建廠的一大優勢。舉個例子,越南2018年15歲及以上年齡的勞動力總數預估為5430萬人,人均月收入預估為376萬越盾(約1106元),2016-2018年期間的平均月收入增長率是10.2%/年。
還有,越南與泰國近年來也在積極發展進出口貿易,對外渠道不斷擴張有利于中國輪胎企業落地后產品的輸出。還是用越南舉例。越南2018年進出口總額達到了4822億美元,貿易順差出超金額為72億美元,是有史以來貿易順差最大的一年。同時,越南近年來還在加緊融入國際一體化,加強與全球經濟的聯系,通過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將促進了越南經濟的高度開放。
“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也讓中國輪胎企業在泰國和越南建廠能夠享受到多項優惠政策。憑借著“一帶一路”走出國門,中國輪胎努力把產業做大做強,積極走出去,規劃未來幾年的產業發展,打造自己的企業文化,提升自身企業的品牌知名度。
美方盯上了中國在越、泰工廠
加入海外建廠的隊伍需要謹慎
越南與泰國建廠也這么多的優勢,那是否意味著中國輪胎企業可以扎堆去建廠啦?其實不然,海外建廠還需謹慎,因為美國已經盯上了中國在越、泰兩國索建德工廠了!
據越南海關6月9日發表的聲明稱,在中美貿易爭端持續期間發現幾十起中國產品通過“原產地造假”和“非法轉運”活動,以躲避美國對中國產品加征的關稅。越南海關稱將對此類行為進行嚴查并重罰。
越南海關在聲明中表示,原產地造假和非法轉運商品大多發生在紡織品、海鮮、農產品、瓷磚、蜂蜜、鋼鐵、鋁和木制品等行業。越南政府發現的欺詐案例包括中國產品的包裝被改為“越南制造”,偽造原產地證書,再出口到美國。
類似的事件也在泰國上演了。據了解,泰國當局正對在泰投資建廠的輸美出口中資企業展開排查,以確保這些工廠出品的商品都是泰國本土生產,而不是從中國進口借道泰國規避美國新高額關稅。 據聞,美方接下來將對借道越南出口美國的企業開征雙重高額稅。
中美貿易關系惡化的背景下,海外建廠成為輪胎企業求生的一條新道路。如何運用好這一條道路,還需要輪胎企業多加斟酌和考量。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