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是山東省傳統優勢產業,在全國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連續多年產量、出口量保持全國第一。山東已形成以青島、煙臺、威海為主的半島輪胎產業集群和以廣饒、壽光為主的魯北輪胎產業集群,兩大產業集群產量占全省總產量的80%。
據了解,截止2017年底,山東省共有輪胎生產企業192家,總產能約4.6億條,生產各種規格輪胎外胎3.46億條,產能利用率75%。2017年,山東省生產子午線輪胎3.26億條,占全國總產量的53.2%,其中載重汽車子午胎生產企業35家,產量7087萬條,占全國總產量的54.1%;轎車輪胎生產企業28家,產量2.56億條,占全國總產量的53.1%。輪胎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949.5億元,利潤135.8億元;輪胎出口交貨值547.5億元,占全國總量的60.2%。2018年全球輪胎75強排行榜中,山東省有23家企業上榜,其中玲瓏、恒豐、賽輪、三角、興源、雙星等6家企業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在中國輪胎工業銷售收入前10強排行榜中,山東省占據6席。
總體看,山東省輪胎行業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輪胎行業體量大、企業數量多、產品種類全,但與國際輪胎行業龍頭企業相比,山東省輪胎企業布局分散,行業聚集程度低,企業規模偏小,高端產品少,長期的同質化低價競爭引發了高頻次的貿易摩擦,出口環境惡劣。
另外,山東省輪胎企業在自有品牌宣傳和營銷網絡建設方面投入較低,缺少品牌附加值,多數產品處于產業鏈底端。生產經營情況兩極分化明顯,骨干企業產量增長、效益提高,眾多中小型輪胎企業資金鏈緊張,金融風險日益突出,輪胎行業處于艱難的深度調整期。上述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山東省輪胎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因此,必須著力調整產業布局,優化產業結構,推動技術革新,提升產品質量,提高企業效益,實現輪胎行業高質量發展。
按照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七大高耗能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的總體部署,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突出企業主體,通過綜合評價、標準倒逼、政策引導,加快輪胎行業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山東省出臺了《山東省輪胎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輪胎行業新建、改建、擴建項目,須制定產能置換方案,實施等量或減量置換,這有助于山東省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促進輪胎行業向高質量方向發展。
目前,已對全省輪胎企業現狀進行摸底調查,摸清企業產能規模、經營情況、人員、占地、環保、節能、出口等情況,對全省輪胎企業綜合評價排名,劃分為ABC三類。其中,A類為發展壯大類,重點培育30-40家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綠色發展要求、具有自主核心技術和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骨干企業。推動企業聚集發展,進一步擴大山東省輪胎行業在全國的領先優勢,鼓勵企業參與兼并重組和海外并購,提升山東省輪胎企業的國際競爭力。B類為改造提升類,選擇80-100家企業,通過加強管理、裝備改造、技術迭代、產品升級等手段,提升發展質量。對無法完成轉型升級的企業,推動企業產能退出和兼并重組。C類為轉移退出類:針對A類和B類以外的企業,強化環保、能耗、質量、安全等執法約束,加快淘汰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產能,引導和鼓勵企業實現轉型發展。
后續還將持續推動輪胎行業技術升級,加快輪胎智能化裝備發展及產業化應用,鼓勵和引導A類和B類企業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大力培育發展高端輪胎品牌;健全標準體系,推動貫標認證,開展示范引領,提升輪胎行業綠色發展水平。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