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國輪胎市場整體表現較為冷淡,期間雖有3次提價,但是受下游需求長時間呈現疲軟態勢的影響,市場并未作出明顯回應,廠家出貨較不理想,此局面主要受以下幾方面的影響:
第一:從上游原料來看,原料價格多處震蕩局面,合成橡膠價格表現堅挺,遠超于天然橡膠,因此廠家多持謹慎觀望態度,操作積極性受限;
第二,從下游需求來看,年內環保檢查力度不減,國家對道路運輸及違規建筑檢查嚴格,加上東北地區農作物減產嚴重,多種因素導致輪胎下游需求長期疲軟。
整體來看,今年輪胎市場內需、外貿呈現“雙淡”局面,多數廠家庫存壓力較大,多以保守操作為主。
第一季度
雖天然氣價格回歸理性,對炭黑、助劑等原材料價格成本支撐有所減弱,但其價格仍居高位,因此,元旦后輪胎廠家紛紛調漲成品價格,但處于春節前夕,節日氣氛濃郁,加上今年物流運輸停運提前,因此下游市場對此次漲價并未有明顯回應。3月隨節日氣氛消散,市場氣氛逐漸回升,代理商前期儲備庫存也基本消耗完畢,囤貨積極性較高,輪胎廠家成品庫存壓力不大,隨天氣轉暖,北方受雨雪天氣影響無法正常開工礦山工地等開工恢復正常,全鋼胎市場需求恢復明顯,而3月“兩會”在北京召開,京津冀地區環保督查嚴格,工廠開工情況不佳,使得工程胎下游需求恢復緩慢,斜交胎下游市場表現一般,并未得到完全恢復。
第二季度
受環保及上合峰會影響,輪胎市場交投氣氛明顯轉淡。初期,輪胎廠家多生產前期積壓訂單,但隨代理商備貨的基本完成,成品庫存逐漸向下游終端零售商手中轉移,代理商拿貨積極性有所降低, 3、4月份部分前期未漲價企業也陸續發布漲價通知,但隨市場逐漸轉淡,此番漲價市場并未給予明顯的回應。中期,橡膠原料價格走勢偏弱,對輪胎生產成本支撐減小,但輪胎廠家并未萌生降價意向,加上青島上合峰會臨近,青島周邊地區廠家多已做好停產或限產的準備,因此業內觀望氣氛不減。末期,上合峰會如期而至,輪胎生產大省山東多數廠家處于停產或限產的狀態,物流運輸也產生停滯,再加上國內環保檢查力度不減,形勢依舊嚴峻,使得終端對輪胎消耗及替換率降低,輪胎市場下游需求及市場氣氛均表現清淡。
第三季度
輪胎下游市場需求延續疲軟態勢,自三月份中美貿易戰爆發,美國對華商品屢次加征關稅,而其中輪胎成為加稅常客,因此輪胎廠家對于輪胎出口多偏謹慎,出口數量有明顯減少。8月山東地區出現連續降雨天氣,且至月中臺風“溫比亞”的到來使降水量急劇增長,東營多數輪胎企業廠區進水,生產設備、電力等停產檢修,部分廠家至9月初期才恢復正常生產,此次災害對輪胎廠造成了慘重損失,而災害未過,山東環保硝煙再起,省環保督察組對山東絕大多數地區施行再次的環保“回頭看”政策,部分小型輪胎廠開工受限嚴重。季末,北方地區逐漸進去農忙,農用車胎廠家訂單情況尚可,但據悉,今年東北地區受災害等影響,農作物減產嚴重,對下游市場需求產生一定抑制,市場也并未達到預期的活躍。
第四季度
環保政策等因素對輪胎廠家開工影響減弱,但市場卻仍舊呈現旺季不旺的狀態,隨美國2019年1月對華輪胎加征25%關稅及國內出口退稅率提高的帶動,輪胎出口有所回升,多數廠家在四季度初期至中期多集中處理美國訂單,規避加征25%關稅的風險,對輪胎廠開工產生支撐。從原料方面看,橡膠原料價格走勢偏弱,而中美貿易戰等宏觀影響因素仍舊存在,因此原料價格難改震蕩局面,加上多數生產廠家在11-12月份著手回籠資金,歸還銀行貸款,在下游市場不景氣的氛圍下,輪胎廠家操作較為謹慎。隨北方冬季的不斷深入,礦山、工地等均無法正產開工,對全鋼胎及斜交胎的需求有明顯減少,廠家成品庫存壓力較大。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