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東營聚集了全國約60%輪胎企業。最近,這些企業的日子并不好過。
近日,山東東營廣饒縣環保局發布信息,多家橡膠輪胎企業因違反相關條款被處罰。其中,山東中一橡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一橡膠”)一天因存在7次違法行為,累計被罰513萬元。
“對于此次環保處罰的問題企業確實也是存在,像我們這種規模以上的企業對于環保問題非常重視。”中一橡膠負責人郭斌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隨著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環保設備需投入較大資金,2015年公司被抽貸后,導致現在企業資金緊張,又很難拿到貸款。在保證企業運營生產情況下,一次拿出大量資金很難保證企業正常經營。
“抽貸”問題頻現
中一橡膠位于東營市大王鎮大王經濟開發區,是一家以生產高性能半鋼子午胎、全鋼子午胎、鋼絲繩芯及織物芯橡膠輸送帶為主的研發制造型企業。
近年來,環保政策趨嚴,加上宏觀經濟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國內輪胎行業整體進入困難時期。
據悉,大王鎮的輪胎行業正陷入困頓,當地典型的互保融資方式早已失效。如今,山東永泰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永泰集團”)已被申請破產清算。另外,同屬廣饒地區的山東恒宇集團、奧戈瑞集團、山東大王金泰集團等多家輪胎企業也因互保或環保等問題而倒下。
“在整體行業下行或者企業暫時性的進入困難期,往往都會面臨來自銀行的‘抽貸’行為,尤其企業涉及多家銀行授信時,往往一家‘抽貸’,多家銀行都會一起進行,使得企業雪上加霜。”郭斌表示。
郭斌認為,對于民企來講,不論抽走資金還是貸款,首先要考察企業狀況及老板情況,在核實情況后再做出合理方案。雖然有些企業在拿到貸款后不用在公司主營業務上,但不能以偏概全。
據郭斌講述,2010年該企業抓住輪胎市場機遇進行擴產,進入輪胎行業。但是,輪胎生產線投資動輒十幾億元,當時企業很難湊齊資金,只能借助銀行貸款支持。不過,產能釋放后公司整體經營正常,效益良好。
“然而令我們措手不及的是,在2015年國家大的金融市場環境發生變化,當時短短半年多家銀行就抽走企業近5億元資金,這意味著企業就要面臨倒閉的風險。”郭斌向記者表示,“當時放在我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申請破產和其他渠道籌資,這種籌資往往比銀行貸款利息要高。這也是當時和現在許多民企都面臨的選擇。”
“最后,我們選擇了后者,但是這也使得運營成本非常高,利潤被進一步壓縮,導致企業每年效益非常好,但往往見不到錢。”郭斌嘆息道,這兩年企業做到正常生產經營且效益良好,背后付出了太多艱辛。
然而,在銀行抽貸斷貸后企業很難承受資金問題。記者在企業信息查詢平臺啟信寶檢索獲悉,中一橡膠在2018年就存在19次被執行人記錄,涉及案件標的金額約7億元。
“我們有很多不良記錄,這些債務我們不是不還,也不是賴賬。如果我們企業現在申請破產完全可以還上債務。”郭斌表示,這些債務都是當時輪胎生產線投資動輒十幾億元,我們投資回報需要很長的周期。當時很多銀行短短半年抽走這么多資金,往往會導致不良記錄出現,進而后期更難貸款,形成惡性循環。
另一方面,“互聯互保”是山東民企最主流的融資方式,雖然容易找到擔保方,拿到銀行貸款,但如果一家企業出現資金問題,無法及時還上銀行債務,就會牽連大批企業。這也是銀行為防范風險而進行抽貸或斷貸的原因所在。
“事實上,企業之間互保問題的波及蔓延在廣饒早已存在,我們也曾讓互保企業嘗試合并,比如資產優良的大企業合并互保圈內的多個小型企業,既做到產業整合又能規避互保帶來的牽連問題。但這需要企業和市場來決定,很難實現。”廣饒金融辦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融資成本高企
據了解,過去一段時間,確實存在部分民營企業依靠借貸、杠桿收購,脫離主業盲目大肆擴張,導致資金鏈斷裂等問題。
今年9月,曾經位居全球輪胎企業第32名的山東永泰集團因資金鏈斷裂,正式宣告破產清算。有業內人士分析,很大原因在于企業不斷涉足汽車零部件、新能源、太陽能電池、金融、房地產等多個領域,導致資金緊張。
“現在銀行貸款‘五花八門’,往往成本也非常高。”郭斌表示,比如,銀行貸款給企業1000萬元保證金用,是先給1000萬元匯票,在急需用錢取錢時要進行貼現(先付一定比例的錢才能提款,比如先付取款額百分之三的金額),問題是貸款本來就有利息。有的時候還有抵押質保金(先把企業的其他銀行的存款進行抵押)。
對此,一位山東銀行業從業人員說,首先,一般情況貸款只有一次貸款利息不會收取任何費用。其次,如果出現貼現抵押等問題,說明企業有失信行為或者資金用于互保等問題。
另一方面,很多民營企業融資渠道較多,除了從銀行貸款外,還從民間融資、小貸公司等“高利貸”,有的年化利率高達30%以上,使不少民營企業運營成本高企,也增加了信用違約,同時將風險傳導到銀行。
“有時候民營企業借助‘高利貸’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只有先讓企業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當然我們公司還沒有去民間借貸。”郭斌表示,像我們公司需要的資金,很多都是公司領導自己掏腰包,自己想辦法籌借資金。
郭斌表示,能生產出來產品并銷售出去,這說明企業經營良好。但目前所處的“這種環境”下把企業做大做強也很不易。
如今,民企遇到的這些問題已經引起了相關監管部門的重視。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銀保監會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決不能搞簡單化“一刀切”,要客觀對待民營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實施差異化信貸政策,采取精細化、有針對性的措施,幫助民營企業擺脫困境。
上述廣饒金融辦人士也表示,接下來會著重解決企業融資問題,設立政府資金池為有實力的企業向銀行提供擔保或者申請債轉股等方式,更好地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環保高壓何解?
目前很多民營企業除資金壓力趨緊外,環保的壓力也不容忽視。郭斌表示,環保形勢嚴峻,存在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是很多企業想不斷升級環保設備來滿足環保要求,但資金籌資較慢,建設周期長。
今年10月10日,中一橡膠因兩次涉嫌違反“三同時”制度,被分別處以160萬元罰款;因涉嫌通過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污染物三次,分別被處以60萬元罰款;又因兩次涉嫌違反固體廢棄物管理制度,被處以10萬元和3萬元罰款;中一橡膠累計收到高達513萬元的“天價罰單”。
事實上,近兩年,東營市共有20多家輪胎、橡膠企業因環保問題被處罰,企業被處罰次數普遍較多。
“執法人員在檢查過程中發現中一橡膠存在違法問題,根據現行的法律法規對違法行為進行查處,對其下達《責令改正環境違法行為決定書》,責令企業進行整改。整改文書中涉及企業整改的內容和整改完成時限。”廣饒縣環保局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處罰是手段,整改是目的,我局對企業存在的環境違法行為給予了明確的整改完成時限。企業整改完成后,將對企業整改情況進行督察,經檢查符合整改要求的,依法予以結案。”
對于上述處罰,郭斌表示, “如此高額的罰款及違法行為我們已經進行整改和上交罰款。”
同時,郭斌提出建議,從民營企業的角度來講,政府環保部門在做出重大整改處罰時能否給企業一些緩沖時間,結合企業生產及資金狀況,在不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制定有效合理的整改方案。
對此,廣饒縣環保局表示,“將結合環境保護工作實際情況,認真研究解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提出解決制約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在維護法律的權威性和公平性的前提下,探索嘗試創新工作舉措,支持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向上、可持續發展。”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