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上有哪些配置是您最看中的?哪些配置代表了最前沿的科技?熟悉汽車的小伙伴也許能感受到目前的發展趨勢,都以自動駕駛、車載互聯、新能源動力為大方向,相比于這些高大上的新技術,車輛的輪胎就顯得太不起眼了。但是,縱觀百年來汽車發展史,輪胎一直都是汽車上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配件,就算發動機動力異常強大,車身材質更好,沒有了輪胎也只不過是一個靜物。
老話講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作為老司機在路上駕車,也免不了遇到扎胎的情況,這也就衍生出一些防護性較強的輪胎,比如缺氣保護胎,起初很多人稱為“防爆胎”,但它其實并無防爆功能,只是在0胎壓時,可以依靠堅硬的輪胎側壁支撐車輛正常行駛較長的距離,官方給出的量化標準是以最大80公里/小時的速度行駛150公里。
雖然缺氣保護胎有一定優勢,但在扎胎情況下依然需要及時補胎,在這種情況下,輪胎技術又再次升級,出現了具有自修復技術的輪胎。
我們所熟知的大牌輪胎中,米其林和馬牌都擁有這項技術,米其林selfseal和馬牌contiseal。
米其林Selfseal
米其林Selfseal自修復技術是通過噴涂設備在輪胎內噴涂一層高分子橡膠,從而增加一層“自修復保護層”,使直徑在6mm內,長度在8cm內的尖銳物戳破輪胎胎面后被包裹,拔出后自封閉,起到防刺漏的效果,解決了輪胎因扎釘、漏氣而產生的安全隱患。
涂層的密度高,質地柔軟,且表面具有粘性,在填補穿孔后,只要輪胎沒有超過使用年限或表面并沒有到達磨損極限均可繼續使用。
圖中可看出,輪胎被扎后,高分子記憶橡膠可以將被扎物包裹,不會造成漏氣,可以保證車輛繼續行駛,待被扎物拔出來后,記憶橡膠會自動修復進行密封,不用再浪費時間尋找補胎店了。就算輪胎在同一位置被扎數次,只需拔掉扎入的釘子,對于自修復功能則沒有任何的影響,輪胎依然可以正常的使用。
馬牌ContiSeal
馬牌輪胎通過ContiSeal胎面自修補技術,也能很好的解決輪胎被扎漏氣的問題,原理和米其林自修復技術大同小異。自修補輪胎在兩側胎肩之間的氣密上有一層粘性密封層,當直徑不超過5mm的異物(如釘子、玻璃等)刺穿胎面時,粘性密封層會圍繞異物堵住漏洞,防止漏氣。
在這項技術中,粘性密封層的流動性是關鍵要素。輪胎是在高速旋轉中的,如果粘性密封層的流動性過快,那么粘性密封層有可能會聚集成一團,嚴重影響輪胎的平衡;如果粘性密封層的流動性過慢,那么胎面被刺穿時,就不能及時堵住漏洞。
看到官方對于這項技術的描述,我不禁有個疑問,這里所說密封層的流動性會不會隨著溫度變化而改變呢?輪胎在高速運轉時的溫度要比平時高出不少,這時如果流動性有所變化是否會影響輪胎平衡?
在測試中,一臺機器將鋼釘刺穿了采用自修復技術的輪胎,留下了密密麻麻的傷痕,輪胎卻始終沒有漏氣。
從上面兩個品牌的技術描述,可看出目前輪胎自修復技術共同點都是在普通輪胎內加入一層具有密封功能的涂層,扎入的釘子的直徑只要不超過6毫米,都可瞬間將孔堵住,實現永久自修復,無須后期補胎。
總結
綜合來看輪胎自修復這項技術有著不少優勢。對于女性車主來說,這項技術省去了不少麻煩,扎胎?完全不叫事兒。能將備胎淘汰,使車內更加寬敞、車身重量減輕,更省油,還能減產輪胎數量,為環保做出貢獻。面對國內用車環境來說,如果輪胎自修復技術未來能得到廣泛應用,將是車主們的福音。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