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在貴陽召開了以“推進技術創新,實現優質發展”為主題的2018年會員大會暨技術論壇,交流輪胎行業在智能制造、兼并重組、技術創新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和理念,探討行業目前在生產經營中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中橡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徐文英出席了會議,輪胎及上下游企業約18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輪胎分會秘書長史一鋒主持會議并匯報了秘書處一年來的工作及2018年的主要任務。
東道主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宇平為大會致辭。他首先代表貴輪歡迎行業的各位朋友,同時介紹了貴州輪胎的情況。貴輪建廠目前已有60年,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取得長足發展,成為國內規格品種較為齊全的輪胎制造企業之一,建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是國家制造業信息化科技工程應用示范企業之一,截止2017年底共獲得并處于有效期授權專利133項。目前扎佐工廠已形成全鋼工程、全鋼重卡、全鋼載重、特種輪胎等年生產能力500萬條;并將在越南建設年產120萬條全鋼子午線輪胎項目。未來,在加快“雙基地”建設的同時,將突出智能化改造和產品安全綠色升級。
徐文英向與會代表介紹了中國輪胎行業現狀及“雙反”調查對中國輪胎企業的影響。今年一季度,協會統計重點會員企業輪胎產量同比(下同)增長0.4%,銷售收入下降0.56%,出口交貨值增長5.97%,利潤下降40.38%,39家重點會員企業銷售收入利潤率只有1.55%。1-4月份利潤情況有所好轉,主要是幾家重點企業效益提升。
據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國機動小客車輪胎和客貨車輪胎出口量增長7.38%。歐盟最近對中國卡客車輪胎“雙反”初裁結果已經公布,最低關稅52.85歐元/條輪胎,最高82.17歐元/條。這種形勢對行業來說非常嚴峻。以美國為例,由于“雙反”影響,2014-2017年我國半鋼胎對美輪胎出口額逐年下降,分別為17.14億、8.74億、5.6億、4億美元。全鋼胎稍好,2014-2016年對美出口額分別為18.5億、14.84億、11.63億美元。
在這種情況下輪胎行業如何健康發展,徐文英從國家、地方、協會和企業層面進行了分析。此外,她還重點介紹了中橡協開展的“6.15綠色輪胎安全周”大型公益活動。
雙錢輪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儲征宇分享了輪胎企業實現智能制造的探討。
他表示,智能制造是近兩年輪胎行業最為熱門的話題,行業眾多企業都進行探索和實踐。這是因為,目前無論是在研發、銷售、品牌價值,還是在企業盈利能力方面,中國輪胎企業與國際一流企業還存在較大的差距,中國要從輪胎大國轉變為輪胎強國,智能制造是中國輪胎企業最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趕超國際一流輪胎企業的路徑,智能產品和服務是未來企業核心競爭力之一。
為此,儲征宇認為,智能化是科技創新的發展方向,是客戶需求的必然趨勢,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要求。發展智能化輪胎工廠已有一定基礎,一是中國進入“新時代”要求向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轉型,二是裝備、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實現智能制造提供了保障,三是市場需求變化對輪胎企業提出的新要求,四是輪胎企業自身轉型發展的需要。輪胎企業實現智能制造應當具備二次開發能力,這對輪胎企業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這條道路任重而道遠。
儲征宇分享了雙錢泰國全新的全鋼胎智能化工廠情況。雙錢泰國工廠采用“4411”模式,即建設了4套自動化立體倉庫系統,4套自動化輸送系統,1套半制品AGV輸送系統,1套信息化管理系統。其中,4套自動化立體倉庫系統包括:原材料自動化立體倉庫、母/終煉膠自動化立體倉庫、大卷簾布自動化立體倉庫、胎胚自動化立體倉庫;4套自動化輸送系統包括:天然膠破碎均化及合成膠自動輸送系統、成型胎胚自動化輸送系統、硫化胎胚自動化輸送系統、成品胎檢測及自動分揀系統;1套信息化管理系統包括:ERP系統、MES系統、PLM系統、銷售系統、OA系統等。
北京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常務副院長馬良清介紹了《國內外輪胎結構差異及使用中暴露的突出問題》。
他介紹了近年來國內外轎車和載重子午胎在設計結構方面的變化;詳細分析了目前市場上轎車輪胎在使用中暴露的問題,以及在生產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包括帶束層之間脫層、胎冠橡膠掉塊、胎肩脫層、胎側周向裂口、雜質導致胎側脫層、胎圈脫層—三角膠裂口、胎圈脫層—三角膠接頭不實、胎圈脫層—胎側膠同簾線壓延膠與簾線脫層、鋼絲外露—帶束層貼合過程中鋼簾線松散、胎體反包層簾線局部打折、胎體層與三角膠間脫層、內襯層與胎體簾布橡膠界面脫層、胎側膠接頭不到位局部缺膠與胎體間產生空隙、胎體接頭部位偏差導致輪胎使用時出現問題、橡膠接頭過大充氣時出現凹凸不平、輪胎胎面出現許多龜裂紋(提前老化現象)等。
米其林(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工業標準與政府法規總監炳文光作了《關注轎車輪胎全生命周期安全》的報告。
他提出了“引入輪胎磨損法定極限時的濕滑限值”的概念。濕滑是歐盟法規對輪胎管控的3個性能之一,隨著輪胎磨損,當輪胎花紋深度接近磨耗極限時,滾阻系數大約下降20%,噪聲會降低1dB,但濕地抓地力會變差。他表示,并非所有輪胎在磨損后期具有相同的濕地抓地性能,磨損狀態下的濕地抓地性能更大程度取決輪胎的設計質量而非它的剩余花紋深度。但目前法規限值沒有覆蓋輪胎從新到舊過程中濕地抓地性能變差的情況,在這方面,歐盟現有的關于濕地性能的法規可能會誤導消費者。為此,米其林集團建議,對于轎車輪胎應引入法定磨損極限下(1.6 mm)非新胎的濕地抓地性能限值,該限值最終應該替代現有法規R661上針對新胎的相關要求。
炳文光認為,這一演化可以帶來巨大的好處,消費者可以獲得更多的輪胎安全方面的信息,更有信心使用其輪胎至法規磨耗極限,從而減少經濟上的損失。而目前的情況則是,約有50%的輪胎剩余花紋深度在3mm 以上時就被更換。同時,可以避免35%的原材料浪費和輪胎生產及使用周期中6.6 噸CO2 的產生,有利于輪胎行業的創新。
青島訓茂智能輪胎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夏訓茂分析了《中國自主品牌輪胎研發生態的危機和挑戰》。
他介紹,2016年,中國大陸前8家輪胎企業銷售額合計僅占世界前8家輪胎企業銷售額的12.82%;2017年,中國大陸前8家輪胎企業合計利潤率為3.89%,世界輪胎前8家合計利潤率為10%。中國輪胎企業面臨的研發生態危機包括:戰略不清晰、缺乏核心技術、研發體系薄弱、研發投入少且方向有問題。為此,他建議,中國輪胎企業應建立與完善研發體系;從思維方式、戰略規劃、研發文化和管理、招攬人才等方面著手,改變研發生態;重視跨界和新技術,包括新材料、新工藝、新設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關注出行新生態,如無人駕駛、智能網聯、共享汽車等。
華夏幸福國際研發部副總監高原介紹了印度尼西亞輪胎市場情況。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和業內有關專家就廢輪胎綜合利用及天然橡膠市場情況等當前的行業熱點問題進行了互動。
萬力輪胎研究院副院長楊曉光匯報了萬力輪胎在廢輪胎利用方面所做的工作,對國內外廢輪胎裂解技術情況進行了說明。
泰國詩董橡膠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區總經理李世強分享了《天然橡膠供應趨勢及價格走向》。
會后,代表們參觀了貴州輪胎扎佐新工廠。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