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交通部召開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交通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表示,將會推動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的工作。
我國的高速公路多是采取的分段建設方式。簡單點說就是誰家門前的路誰出錢,因此,省和省之間都會設置收費站收取過路費。因此,在一條跨越不同省份的高速公路上,就會出現多個收費站,多次過往車輛進行分段收費,即使兩個收費站臨近幾十公里甚至幾公里也是如此。
事實上,在更早一些時候,高速公路甚至還存在每個城市之間都設置收費站的情況,直到后來,各省才逐步實現了省域范圍內一次性收費。
時至今日,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持續擴大,省界收費站的存在,對人們的出行已經造成了較大的不變。尤其是節假日期間,省界收費站更是成為了一個個“腸梗阻”,對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有極大的阻礙,收費站兩邊變成巨型停車場的事例屢見不鮮。
由此可見,一個個橫跨在高速公路上的省界收費站,的確到了該拆除的時候。
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的好處可謂多多。首先就是這將極大的提高公路的通行效率,這樣,就可以減少交通運輸的成本,尤其是時間成本的減少顯而易見;其次,還有利于節能減排。沒有長時間的擁堵,車輛通行更順暢,油耗自然會下降不少。
以ETC為例,2016年交通運輸部曾公布一組數據,全國ETC聯網運行一年,共節約車輛燃油8萬噸,能源節約效益約7億元,減少氮氧化物排放190噸、碳氫化合物排放634噸、一氧化碳排放2.38萬噸。 因此,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其效果比所有車輛全部安裝ETC還要好。
吳春耕介紹,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高速公路收費管理體制機制的重構,需要做大量的基礎性準備工作,特別是在車輛和通行路徑識別、收費系統運算處理能力、收費系統網絡安全保護、跨省服務協調機制等方面,都需要按照新的要求進行調整或強化。
目前,山東、河南和廣東等省份開通了微信、支付寶等高速公路過路費手機支付服務,下一步交通部將密切跟蹤高速行駛狀態下車輛識別、手機移動支付等新技術研發、試點和應用。
今年早些時候,廣東部分高速公路已經實現了“無感支付”,即通過車牌識別等技術實現自動扣費。也就是在下高速歸還通行卡之后,不用再付錢或刷卡或掃碼,直接識別車牌從綁定賬戶中扣款。
但是這種方式只是提高了出高速的工作效率,上高速時依然要采取取卡的方式。
現在,交通部已經制定專項工作方案,下一步,還將制定具體實施方案,選擇條件較好的地區開展試點,在總結經驗、完善制度的基礎上進行推廣。
可以設想,如果將來進入高速公路時沒有收費站,而是采用科技手段,在入口處直接通過電子設備識別車輛,在出高速時采用“無感支付”的方式,將極大提高通行效率和便捷度。相信這種設想在不久的將來一定能夠實現。
當然,需要明確的是,取消省界高速公路收費站,并非取消收費。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收費公路累計債務余額為4.9萬億元,而全國收費公路通行費總收入為4548.5億元、總支出為8691.7億元,收支缺口為4143.3億元。
可以說我國還不具備取消高速公路收費的條件,因此高速公路仍要繼續收費。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