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苯乙烯市場,按行政區域主要可分為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西北和華中,西南無苯乙烯生產企業,且僅有零散用戶,暫屬空白。各苯乙烯市場供需架構各有特色。
東北市場貨源構成基本以自產自銷為主,據中宇資訊統計,截止2018年5月,東北苯乙烯共計產能135萬噸/年。其主要是國企主導,主要的企業是中石油(企業有吉林石化、大慶石化、錦州石化、錦西石化、撫順石化),共計產能106.5萬噸/年,占東北總產能的78.89%;其次是,中國兵工集團(企業是遼通化工),產能25.5萬噸/年,約占東北總產能的18.89%;均為國企。私營企業暫時僅有大慶三聚,產能3萬噸/年,工藝抽提生產苯乙烯,而中石油和遼通企業裝置工藝均為乙苯負壓脫氫。
按近幾年東北下游開工均值計算,理論上東北市場傳統的主體苯乙烯下游年消耗苯乙烯在87.5-91.3萬噸,而加上其他中小企業散戶消耗預期東北年消耗苯乙烯約在104-109萬噸附近。而截止2018年5月東北市場苯乙烯產能在135萬噸/年,而近幾年東北企業裝置產出基本在8成以上,因為預期苯乙烯產出約在108萬噸以上,可知,加上少量俄羅斯和韓國等進口貨源,東北苯乙烯市場產出基本自給自足。
隨著國內苯乙烯高盈利刺激,進入2000年至今,中國苯乙烯就在不斷快速增產,東北新增的裝置產能是吉林石化32萬噸/年,遼通15萬噸/年和3萬噸抽提,大慶三聚3萬噸抽提,最后建成的是2015年大慶三聚苯乙烯裝置,而后兩年東北均無新裝置投產,另外2017年開始隨著供需的逐漸均衡,東北貨也明顯減少了對華北的銷售。但是隨著苯乙烯產銷的繼續大幅盈利,及部分下游產業鏈延伸,2018年開始東北苯乙烯增擬建裝置信息開始激增。
2018-2021年東北有大量增擬建裝置出現,且新建裝置均產能偏大,屬于大型裝置,但是除了大連鯤鵬石化苯乙烯裝置是下游參股,有部分下游配套外,其余裝置暫無明確下游配套建設配合,可見隨著苯乙烯產銷盈利持續豐厚,對市場優勢資金的吸引加重,苯乙烯產能增長預期大增,東北自給自足的供需格局將逐漸改觀,市場格局將在未來幾年出現新變化,同時提醒新建企業注意上下游產業鏈配置,增強市場競爭的能力,提升企業抗風險系數。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