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胎是大家都不愿意碰到的情況,曾經網上有一種說法,說是當時速達到160公里,車輛若是發生爆胎而引發事故,死亡率高達100%。
對于這點的準確性,名車君未曾考證,但爆胎的危險確實是大家需要足夠重視的。那么問題來了,什么樣的輪胎是不怕扎不爆胎呢?
當然不是“防爆胎”,因為我們俗稱的“防爆胎”其實并不真的防爆,而是在胎壓不足的時候依然能夠在一定車速下行駛相對距離的缺氣保用輪胎。只有那些免充氣的輪胎才是真正的防爆胎。
事實上,免充氣輪胎的研究歷史源遠流長。沒錯,早期輪胎其實就是“免充氣”的,只是因為使用的材料大多為木質或鐵,所以使用起來并不方便,后來逐漸被充氣輪胎所替代。
不過,這種情況可能很快又會被打破了。近年來,各大輪胎制造商們都不約而同地將未來輪胎的研究方向定在了無充氣輪胎的開發上。
上圖Maxplo概念胎自于韓國的錦湖輪胎,獨特之處在于它可以根據不同的駕駛環境改變自身形狀,充分適應路面條件,讓駕駛變得更輕松。
這款名為韓泰iFlex的免充氣概念輪胎集NPT免充氣技術和HRS技術(即韓泰輪胎缺氣保用輪胎技術)于一身,擁有一副與眾不同的外形卻有著柔軟堅韌和環保的特性。它的外層胎面直接接觸地面,內部結構即內部輻條與外層胎面有機結合,達到分散外部壓力的作用。
3D打印的引入,讓輪胎可以嘗試到更多的材質。今年8月,米其林在發布了全3D打印的Visionary Concept輪胎。這款輪胎采用珊瑚式結構,能夠抵御一定的沖擊力。它還內置了傳感器,用戶能夠即時檢測輪胎的損傷情況,方便管理。
而不同于傳統輪胎制造商,美國太空總署NASA要來得更為直接,他們打算用鐵絲來做輪胎,進一步降低路面對行駛的影響。NASA推出的這款輪胎叫做Superelastic Tire超彈性輪胎,由一些卷型鋼絲編制成,外觀看來會像是一種柔性網狀。這種結構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跟著地形做變化,方便走過各種各樣的奇怪崎嶇路面。
超彈性輪胎這種想法最早源自阿波羅登月時輪胎所用的設計。NASA把了大量的研發時間和精力放在材料的選擇上。一開始他們用的傳統材料都非常容易斷裂,直到換上一種名為鎳鈦的新型記憶合金,問題猜得以改善。鎳鈦做的超彈性輪胎被壓縮到軸心的時候,能夠還原形狀,這樣就能夠滿足探空探索的行走了。而且,受壓后的超彈性輪胎不會損壞框架,耐用程度也會比傳統材料做的長。
NASA表示,這款超彈性輪胎會在明年春季發布,是一項面向火星探測器未來的技術,不過,誰知道呢,說不定不久的將來,這種輪胎就被帶回地球呢!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