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適應環保壓力日益增大這一趨勢,我國橡膠行業近年來全面實施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戰略,大力研發綠色原材料、綠色工藝技術和智能裝備,向社會提供高質量、高附加值、安全環保的綠色輪胎。同時,大力推進中國輪胎標簽制度的實施和輪胎試驗場的建設。”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鄧雅俐說。
日前,“2017全球輪胎技術論壇&2017中國綠色輪胎安全周”在山東煙臺拉開帷幕。本屆論壇的主題是“綠色、智能、創新、共享”,來自輪胎、機械模具、炭黑、助劑、骨架材料、檢測設備等相關企業及政府、行業協會的300多名代表出席活動。
本次,全球輪胎技術論壇與中國綠色輪胎安全周活動同步啟動,進一步推動綠色輪胎發展,引導綠色制造、綠色消費,以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為目標,在產品設計、制造、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整個生命周期中,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綠色輪胎優勢明顯也遇推廣難題
當前,以安全高效、節能環保為主要特點的綠色輪胎,是輪胎工業發展的主流方向。綠色輪胎是指節能、環保、安全的子午線輪胎產品,采用新技術配方設計,具有低滾動阻力、高抗滑性、耗油低、生熱低、耐磨、乘坐舒適等優點。與傳統輪胎比,綠色輪胎還體現了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與普及。
在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潘愛華分別從如何化解輪胎行業產能過剩、促進質量升級、推進智能制造、發展橡膠新材料4個方面,闡述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針對推進輪胎技術進步和發展綠色輪胎,他表示,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輪胎的消費需求也將逐步向個性化、高端化轉變。輪胎行業要抓住機遇,加快高品質、高性能輪胎的研發速度;加快開發應用綠色新材料,為綠色輪胎發展提供原料保障;不斷完善滿足輪胎標簽制度要求的輪胎檢測技術體系,為綠色輪胎發展提供支持。
鄧雅俐也稱,綠色輪胎不僅能降低車輛燃油消耗,減少碳排放,降低空氣污染指數,還可以促進中國輪胎行業技術進步、質量提升、結構調整,使行業邁向中高端水平。
不過,綠色輪胎在推廣中也存在著一些尷尬。怡維怡橡膠研究院院長王夢蛟坦言:“綠色輪胎帶來的節能減排和行車安全性的社會效益是實實在在的,但讓消費者多花錢買單或讓輪胎廠降低利潤推廣這種產品都存在一定難度。”因此,他指出,要從國家政策支持、政府財政獎勵、加強輪胎質量監管三個方面實現綠色輪胎的普及。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技術經濟委員會主任朱紅對《中國汽車報》記者說:“協會也希望國家今后在政策上能給予一定支持。貼標簽的輪胎應該享受一些補貼,或者政府從采購等方面給予支持,讓企業往好的方向發展。”
“中國輪胎標簽”已發出超過60個
“隨著輪胎標簽制度的建立,綠色輪胎的市場份額將不斷提升,輪胎企業將加大綠色輪胎產能的投入,從而實現綠色輪胎產業化。行業也將以此為契機,全面推進工業節能、低碳、環保和清潔生產的步伐,引導全行業推進綠色生產、綠色產品,實現產業升級。”朱紅說。
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行業人士普遍認為,輪胎標簽制度的建立,規范了國內輪胎性能指標,淘汰了一些性能不達標的輪胎產品,優化了輪胎產能,有利于提高產業集中度,促進市場良性競爭和產品結構調整及企業轉型升級。
早在2012年,歐盟就開始強制要求所有在當地市場銷售的輪胎必須張貼相關標簽。在我國,輪胎標簽制度也在有條不紊地推進。2016年9月,《輪胎分級標準》和《輪胎標簽管理規定》開始實施;同年10月,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發布了第一批“中國輪胎標簽”;截至當前,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已經發出了60多個標簽。
會議現場的中國輪胎標簽展示專區,展示了中國目前已通過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審定、自愿張貼標簽企業的部分輪胎產品,并對每一個貼標簽輪胎的性能、特點等進行說明。前沿技術輪胎展示專區則展示了石墨烯輪胎、缺氣保用輪胎、商用防火輪胎、GT超跑全熱熔賽車輪胎等前沿技術產品,其中玲瓏輪胎還展示了中國國賓車紅旗L5的原配輪胎。
標簽規定有利于全方位提升行業水平
輪胎標簽相關規定與標準提出的濕滑、噪聲、滾阻這三項技術性能,給輪胎企業帶來一定挑戰。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專家組資深輪胎專家許叔亮表示,輪胎設計如何應對標簽規定不單純是輪胎設計技術問題,還涉及產品的市場策略,特定輪胎產品生產的性能正態分布狀況等。“如果標簽規定以及對應的分級監管上升為強制性,國內輪胎的技術質量將會遇到更大的挑戰,當然大浪淘沙,會進一步促進國內輪胎設計技術的提高。”他說。
事實上,在提升我國輪胎行業整體水平上,創新驅動起到了重要作用。萬力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高世雙提出了“創新驅動輪胎智造”的觀點。在他看來,創新將使傳統的輪胎制造變為智能制造,包括全領域的智能化、全流程的自動化、全方位的綠色化。而且,創新也在改變著輪胎的制造技術。
高世雙以萬力“先鋒”安全環保概念輪胎威力向記者舉例介紹道:“‘先鋒’輪胎加入了杜仲膠、菜籽油及橘油等天然藥材和植物,取代過去使用的芳烴油等有害物質,這項新技術使輪胎橡膠柔軟而富有彈性、抓地力更強,而且更加環保。”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