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意味著橡膠工業的中速增長將持續較長時間,由此將帶來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企業分化進程加快,市場配置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或企業集團加快形成,未來5~10年,我國橡膠工業將重新洗牌、優勝劣汰。鄧雅俐表示。
我國輪胎價格低,整體競爭力不強,是因為過多關注生產能力的打造。王鋒分析認為。
前30年的發展,企業享受在GDP的高增長里,實際沒有發展高新產品。只是跟在人家后面,照葫蘆畫瓢,搞產品的多,搞基礎研究少,賺到了利潤就大規模擴大產能。而國外市場一旦受到了威脅,就會采取貿易保護措施,設置技術壁壘,提高技術門檻。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軟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仲雪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輸送帶行業急需提高產業集中度,形成規模超過20億元,甚至是30億元的企業,屆時競爭狀況肯定不會這樣。通過大的集團公司來規范市場競爭、產品標準,進而參與國際競爭。當然,提高集中度也不是簡單的規模問題,還包括品牌競爭力、科技創新能力、裝備水平的提升、管理方法的改進等。劉海青表示。
轉型創新是新常態下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袁仲雪認為,現在的中國,學習模仿已經到頭了,人口、資源紅利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產品成本已經到底了。下一輪中國輪胎行業的發展,一定要在基礎研究上,和研究單位共同合作,多下點工夫。
品質能做好么,能!但能否保持呢?在研發和技術創新方面,國外大公司不斷有引導消費和賣點的款式出來,而我們還只是模仿。一部分企業在走貼牌加工、借船出海的路子,這一階段還要走多久,才能形成我們的自主品牌和建設起自己的渠道?隨著企業的國際化,我們的高端人才在哪里?面對輪胎行業存在的瓶頸與短板問題,王鋒向行業企業發問。
他建議,輪胎企業要提升創新能力,加大研發力度,促進產品轉型升級,由標準型產品向高端產品推進,擺脫對貼牌加工的依賴,積累和提升高端品牌效應,提高中國制造的產品形象;由替換市場向配套市場滲透,最終實現高端產品的原廠配套,成為世界級輪胎企業。
針對目前輸送帶行業的發展趨勢,行業將出臺引導和規范措施,向技術創新發展,通過科技創新促產業升級,和國外公司抗衡。安徽中意膠帶公司前7個月申請專利達到20項,這樣的企業太少了。劉海青表示。
據山東貝斯特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衛東介紹,近年來,該公司致力于高耐磨、高比表面積的炭黑以及用于綠色輪胎的高耐磨、低生熱輪胎胎面用炭黑的研發,走在了炭黑新品研發的前列,銷量逐漸增加,在炭黑行業普遍低迷的形勢下,走出了一條頗具特色的道路。
鄧雅俐認為,從橡膠行業近兩年多的情況看,雖然經濟增速大幅放緩,但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率有明顯提升。在增速減緩、成本上升、國際競爭加劇、科技創新能力凸顯、市場機制更強的新常態下,如何實現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從數量增長轉變為質量增長、服務增長和綠色增長,對產品結構、原材料結構、市場結構進行調整。鄧雅俐最后表示。
橡膠產業綠色化將成為行業發展新突破,也將為天然橡膠的生產商們帶來發展新機遇。
目前再生橡膠在我國的應用比例約為30%,已經成為我國的第三大膠源。據測算,每3噸輪胎再生橡膠可以代替1噸天然橡膠,每2噸輪胎再生橡膠可以代替1噸合成膠。2012年,我國再生橡膠產量達到350萬噸,相當于為橡膠工業提供了110余萬噸天然橡膠。
但不容忽視的是,再生橡膠行業產能過剩問題阻礙這行業的發展。據統計,我國有再生橡膠企業1000余家,生產能力超過600萬噸,產能利用率不到60%. 而國際上一般衡量比較正常的市場競爭產能利用率超過80%~85%比較合理。“嚴重的產能過剩造成設備大量閑置,‘搶蛋糕’式的惡性競爭造成企業互相壓價,外欠款嚴重,使行業利潤空間越來越小。”李如林表示。
為此,2012年7月,工業和信息化部頒布了《廢輪胎綜合利用行業準入條件》,通過提高準入門檻淘汰落后產能。準入條件規定,已建廢輪胎加工利用企業,廢輪胎年綜合處理能力不得低于1萬噸,新建和改擴建的廢輪胎加工利用企業,年綜合處理能力不得低于2萬噸。李如林指出,目前,行業內近90%的企業達不到1 萬噸的生產能力。
今年5月,我國廢舊輪胎利用行業向規范化又邁出了相當重要的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告了第一批符合準入廢舊輪胎綜合利用條件的企業名單,涉及輪胎翻新、橡膠粉、再生橡膠企業共計23家。在會上了解到,第二批準入企業將于7月開始進行審核。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巡視員黃建忠透露,步入門檻的企業后期有可能獲得稅收方面的支持。此外,朱軍表示,準入也是企業進行投標和貸款時的一張“門票”,因此他呼吁,企業要積極參與到準入企業的申報工作中去。
與傳統工藝相比,廢橡膠串聯冷卻動態脫硫新技術的主要創新體現在:罐內帶料冷卻技術降低了脫硫后再生橡膠的溫度壓力,無廢氣、廢水排放。該技術解決了膠料粘罐、易堵和不易清理的難題,減少了配方中80%~90%的加水量,提高了生產效率,節能、降耗、環保效果顯著。18路智能儀表接觸器控制模式技術,延長了罐體材料疲勞壽命和整臺設備的檢修周期,提升了電加熱系統安全性,節能降耗,提高了再生橡膠產品的穩定性。
多年來,再生膠在中國廢舊輪胎加工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再生膠回收處理也已成為處置廢輪胎的主要方式。依其成份的恢復含量,以一定比例與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并用,不僅能達到較好的物理機械性能和良好的工藝加工性能,還具有價廉物美的經濟性。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