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7月22日,美國商務部下屬國際貿易局在聯邦公報(Federal Register)上發布公告,決定根據法院訴訟結果修改2008年作出的對從中國進口的工程機械輪胎(OTR)征收的反傾銷稅率。
其中,強制應訴企業河北興茂的稅率從29.93%上調到31.79%,另一家強制應訴企業天津國際聯合的稅率則從8.44%上調到10.08%;之前被判決實行個別稅率的企業的加權平均邊際稅率從之前的12.91%上升到了13.92%。由于河北興茂、天津國際聯合在之后的復審中獲得了新的稅率,因此不再對這兩家企業的稅率進行調整。
新的反傾銷稅率的有效期追溯到2015年3月23日,適用于中國19家工程機械輪胎出口商。具體名單見文末附表。
美對華一再發起“雙反”調查的行為,其實早在2011年就已被明確為違法。2011年3月11日,WTO上訴機構就中國起訴美國反傾銷反補貼措施一案做出裁決,正式裁定美國對我工程輪胎“雙反”違法,這對自視世界警察的美國而言無疑一大打擊。當時WTO以美國政府涉及雙重救濟,以非市場經濟方法計算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兩次抵消,違反《反補貼協議》為由,裁定美方行為不符合相關法律措施。2011年12月19日,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判決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出口企業發起的“雙反”調查違法,認為非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支付不應被視為補貼,因為補貼是市場現象。
WTO上訴機構和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的相關判決,徹底否定了美國對我發起工程輪胎“雙反”調查的依據,認為美國商務部的解釋超出了立法的本意,在法律不變的情況下,商務部不能作出新的解釋。
但是,美國政府卻對相關判決置若罔聞,針對我國輪胎的“雙反”調查依然無休無止。這不僅僅是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背離,更是對其自我標榜的司法和法治的“打臉”。業內專家表示,美國商務部濫用反補貼法中的自由裁量權,無疑是在中美之間建立一座新的貿易堡壘,其后果必將催化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對中美經濟關系造成持久的損害。
附表:適用新稅率的工程輪胎企業名單一覽(出口商總計19家,生產商25家)
數據來源:中國橡膠網,整理:中國輪胎商務網
本文系中國輪胎商務網(www.jppiwci.cn)原創作品,若需轉載務必以超鏈接的形式注明出處,轉載時嚴禁任何有悖原文的文字修改;本網有權對所有侵權行為進行責任追究。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