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車胎及輕卡車胎來自美國的“雙反”(反傾銷和反補貼)影響尚未結束,美國又發起了對卡客車輪胎的“雙反”調查,這無疑讓山東輪胎企業出口道路走得越發艱難。
近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初裁結果,認定從中國進口的卡車和公共汽車輪胎存在補貼行為。
美國商務部發表聲明說,初步認定中國出口到美國的上述產品存在補貼行為,補貼幅度從17.06%至23.38%。基于補貼幅度的初裁結果,美國商務部將通知美國海關對從中國進口的上述產品征收相應的保證金。
美國作為中國輪胎出口第一大市場,占我國輪胎出口份額的30%以上。隨著美國“雙反”的加劇,作為出口大戶的山東輪胎企業所受沖擊不言而喻。山東永泰集團國際貿易公司經理黃連英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從去年9月份開始,其公司對美國市場的半鋼胎出口已降低到15%左右。
“目前,國內出口的卡客車輪胎有20%流向美國,山東企業出口的卡客車輪胎有30%流向美國。‘雙反’一旦成立,短時間內很難向別的國家轉移,那么,企業開工率將會下滑。”卓創咨詢輪胎分析師紀海清告訴導報記者。
記者了解到,截止到6月29日,山東地區輪胎企業全鋼胎開工率72.99%,環比上漲0.15個百分點,同比上漲3.28個百分點;國內輪胎企業半鋼胎開工率為71.62%,環比下滑0.21個百分點,同比上漲1.23個百分點。目前山東輪胎企業平均開工率在7成左右,極個別企業開工率能達到9成以上,部分企業工人工資有延遲發放的現象。
山東皓宇集團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今年訂單比去年有所增加,但還是沒能很好地消化過剩產能,“據我了解,大多數廣饒輪胎企業都處于產能大于訂單的境地。”
山東省橡膠協會會長張洪民介紹說,國際知名品牌輪胎利潤率可達15%,而山東輪胎行業的利潤率僅為3%到5%,“山東輪胎企業中,年產量在50 萬條以下的小企業占了近一半,這些廠靠薄利多銷生存,也造成了輪胎行業嚴重的產能過剩。而品牌的缺失,也讓省內多數輪胎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難以站穩腳跟。”
山東省商務廳的數據顯示,山東輪胎產量近50%用于出口,其中的40%左右銷往美國。正是這種大規模出口的模式,讓山東輪胎企業在美國的“雙反”中受到沖擊最大。
為應對美國“雙反”帶來的不利影響,山東輪胎企業積極應對,除提高產品質量外,向國外轉移產能的步伐正在加快。“永泰聘請了韓國錦湖輪胎、美國固特異輪胎的技術團隊進駐企業,并與英國DMACK公司、英國最大輪胎網絡銷售平臺BlackCircles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加快缺氣保用輪胎的研發,搶占高端市場。”黃連英表示。
數據顯示,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已連續14年成為全球“雙反”的首要目標國,其中輪胎行業是“重災區”。以山東為例,2015年,山東省對美國出口輪胎2759.8萬條,價值74.4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4.4%、35.4%。有很多輪胎企業不得不退出美國市場。
今年以來,對我國的貿易摩擦案件數量繼續上升,對我國外貿增長造成嚴峻挑戰。除了輪胎,美國商務部還認定中國鋼材傾銷幅度為266%,因此提高關稅至522%。歐盟在貿易保護方面也采取了相關措施。5月13日,歐委會繼今年2月份對我國熱軋平材鋼發起反傾銷調查后,再次發起反補貼調查。
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沈金榮預計,目前我國輪胎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凸顯,短期內難以解決,加之原料等成本持續上漲推動總成本提高、國際貿易摩擦不斷,輪胎企業今年可能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困境,開工率的波動幅度將大大增加。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導報特約評論員白明向導報記者表示,就目前形勢看來,中國與其他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摩擦可能會常態化,我們應該主動出擊,增加對方挑動貿易摩擦的成本,努力打造一個公平競爭的貿易環境。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