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來,中國品牌輪胎與其他很多零部件一樣,憑借低價優勢,混跡于低端市場,難免會落得低端的品牌形象。
輪胎品牌影響汽車形象
在與乘用車企業的配套當中,價格并非決定因素。實際上,有的國際大牌輪胎企業非常注重自己的品牌形象,只熱衷于配套中高端車型。
“輪胎就好比是汽車的鞋子,輪胎品牌也會影響到汽車的整體形象。所以,整車企業在開發新車型的時候,對輪胎供應商的選擇也是頗為慎重的。”
一位中國品牌車企高管如此對媒體評價道。
對于努力提升品牌形象的中國品牌整車企業而言,中國品牌輪胎似乎也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難以進入配套體系,是中國品牌輪胎發力替換市場的一個客觀原因。
通過在替換市場上的精耕細作,也可以為進入配套市場積累品牌基礎、技術優勢和營銷經驗。但原配輪胎對替換市場消費習慣的影響,難以忽視。
粗放式發展弊病顯現
因此,品牌提升是中國品牌輪胎企業無法回避的命題,而這無疑是一個持續累積的漫長過程。
事實上,跟很多制造行業一樣,中國品牌輪胎行業也正面臨著產能過剩的成長煩惱。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表示,輪胎行業進入門檻低,在過去十年來的高速增長過程中,也存在著較為嚴重的盲目擴張現象。
隨著經濟步入新常態、汽車銷量增速放緩,過去粗放式發展的弊病逐漸顯現。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中國輪胎制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554家,其中有63家企業出現虧損。
2015 年,國內全鋼子午胎平均開工率約在 62%,同比下降將近 9 個百分點;半鋼子午胎開工率約 67%,同比下降 5 個百分點。
此外,個別企業已倒閉,部分企業停產檢修,有些企業項目因資金和環保問題停建。
中國輪胎優勢正在喪失
與此同時,近年來愈演愈烈的“雙反”,對中國品牌輪胎企業也有較大的影響。
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對42家主要輪胎企業統計,2015年輪胎出口量為1.546億條,同比下降8.72%;出口交貨值554.8億美元,同比下降15.81%。
兩項出口指標“雙降”,在中國輪胎行業是首次發生。
此外,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和人工成本的上升,中國品牌輪胎企業曾經的低成本優勢正在逐漸喪失。
不久之前,國內多家輪胎企業相繼上調了產品價格。
在以上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中國品牌輪胎企業越來越意識到轉型升級的必要性,而擴大在乘用車輪胎市場的份額也隨之成為一個必然的選擇。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